不知道为啥会有这个词,这个词根本就是个自相矛盾的表述。情,可以同,是为同情、同情心,因为情可动人,可感人,有感有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为同情、同情心。但是,理,如何能同?只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哪来的同理?理,是对事物内在机理和规律的抽象。这个抽象结果,与抽象动作的施为者本身和其视角直接相关。不同的人必然各有各的视角,各有各的方向,各有各的侧重,因此各有各的结论,怎么可能相同?不同的人、不同 如何从心理学上解释「同理心」(又称:共情)?
一个有对错,有形有质,是可以与现实、现象互验互证,从而可以不断修正完善,臻于正确——结论符合所描述的现实现象。一个无对错,有形无质,只有结论本身,其存在只是形式的存在,其存在宗旨就是让人“接受那万古不易的形式”,至于内涵,可以自由心证,可以天马行空,可以自说自话,但重要的是,形式本身一定不能变。——无陈词滥调,无不知所云,无酸腐鸡汤,无缤纷喧嚣,唯有一点赤诚真意,一点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轻落玉指 被洗脑与接受新知识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