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
吉祥如意
闹洞房是一个有久远历史的民俗文化现象。本博童年的时候在老家既听说过、看到过,并且还参与到闹洞房的活动中。
闹洞房也叫闹新房。新婚之夜,亲友在新房里向新婚夫妇说笑取乐,叫“闹房”。也叫“闹新房”。吴荣光《吾学录.昏礼门》:“世俗有所谓闹新房者……乃群饮喧呼,恣为谐谑”。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单调、枯燥。到了夏季炎热的晚上,人们为了消暑纷纷带上一卷草苫子,群集到生产队的打麦场上。有上了岁数的人开始胡喷瞎侃,讲了许多闹洞房的奇闻趣事,让那些童子鸡们既感到兴奋,又很难理解。
本博那时还在上小学,对于老年人们所讲的闹洞房的事至今记忆犹新。曾记得有一位乡邻所讲的故事,用题主在题目中所点出的“最过分的闹洞房”。
清末民初,在偏僻的乡村,有一家辈份稍长的年轻人娶媳妇,那些满脸胡须的侄儿、孙子辈的人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里应外合,突然闯进新房,揭开盖在一对新人身上的被子。然后点上蜡烛纷纷退出屋门外,站在屋外的窗子跟前看笑话。那时人们所用的枕头,是用高梁杆皮编织的长方体形。新人的被子被拿走了,如何遮羞就成了问题。两人只好一人夹着一个枕头。更有甚者将男方双手后捆,用一爆竹拴在男方的大腿根上,引信经过改装,一头是导火线点然后玆茲冒火花,让女人前去解开,两人分坐床的两头,女人只有背对窗子在床上用臀部一点一点向男人那头挪。
这种落后、低俗的闹洞房形式,随着解放后新《婚姻法》的颁布,男女政治地位平等,不允许这种伤风败俗歧视妇女行为的再次发生。加上宣传力度的增强,以后人们闹洞房的形式逐渐走向文明。饮酒唱歌,小朋友们不知好歹占着婚床,让一对新人只好站在人群中间好不尴尬。
移风易俗,文明闹房。偏僻的地方,文明之风如“春风不度玉门关”那样,仍然存在着陈规陋习,让年轻的新婚夫妇哭笑不得。人们无非是借年轻人结婚的机会穷快活一场,并不伤大雅。(原创于:2021/02/09)
- 赞同 0 0 回复
-
朴实雪梨Vh
很多地方结婚都闹洞房,特别是偏远地方,闹洞房是五花八门,恶作剧的行为比较多。如果新娘发飙就认为是不懂事,只能忍受这种尴尬的习俗。
特别是整新娘的桥段,用棍敲打新娘寓意让新娘安份与老公过日子,也有恶作剧往新娘被子里放虫子的,把新娘整得是嗷嗷大叫,欲哭无泪啊。
还有最过分的就是借助婚庆,一群伴郎恶整伴娘的。
有的网友认为有些人就是借助新婚的习俗在肆无忌惮的胡闹。结婚是喜庆的日子,助兴有很多种方式,用恶作剧的方式助兴真的好吗?
这种婚闹在大城市也有,只不过行为比较文明而已。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各地的风俗习惯与民俗规矩也各有不同,特别是在婚俗上,多年形成的习惯被顺理成章的延续。
我参加过一个婚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闹洞房时男方的哥们事先准备了两杯带有红酒、可乐、醋、辣椒油和芥末调兑的酒,让新郎和新娘喝交杯酒。俩人不知道,喝了一口全喷出来了,吐了彼此一身,场面整的新郎、新娘是非常尴尬。
虽然更过分的场面没有看见,看到这种场面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己老了,跟不上形式了,接受不了这种婚闹的方式。
结婚是喜庆的事,一些恶作剧式的习俗真的不能改改吗?您家孩子如果结婚遇到这种情况,您接受得了吗?#我要上头条#
- 赞同 0 0 回复
-
解德训
在农村七十至九十年代,新婚之喜闹洞房是一种常态,也是一种风俗习惯。在农村广为流传,深受大家喜闻乐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婚庆方式的改变,现在结婚闹洞房较少。但在偏僻的农村,仍习以为常。在这里,只聊一聊过去那个年代结婚闹洞房的趣事。
闹洞房,在农村寓意很深,那就是,大家越闹洞房,小两口的生活越幸福美满;越闹家庭就越发财,人气也越旺。
每当新娘进入洞房后,新郎的老俵、姐夫(或妹夫),以及同学和小时候的玩伴等,不约而同地走进洞房,担当闹洞房的主角。说是找新郎新娘要香烟和糖果,实则是戏逗她俩,以达到增添新婚之日的喜庆,也是主人家最如愿以偿的期盼。
他们将新郎的亲哥哥,或是亲叔(爹)选为对象,并强行推到洞房里充当丑角,配合新娘给客人发烟送糖。这其中有不少讲究,要求新娘用嘴唇把一根指烟的中间衔住,且不准口水浸湿。烟的一头由伴娘点火,烟的另一头由丑角用嘴唇吸燃。随后由新娘恭敬地递给客人,还要求新娘大声地叫出客人的称呼。现场有多少客人,就点燃多少支香烟。看点是,新娘脸红心跳,羞答答,还不断推辞。而丑角要噘嘴去吸燃烟,若离烟头远点,烟吸不燃,离烟头近点,脸正好贴在新娘的脸上和挨着新娘的嘴唇,两人宛若亲嘴一样。抗拒、狡辩的丑角在大家的协迫下,不得不顺从。这样做,逗得大家摩拳擦掌,哄堂大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了晚上喝闹洞房酒时,又是热闹非凡。先是在正堂上方摆上大方桌,桌面上摆满花生,糖果,饼干和饮酒用的凉拌肉食菜。新郎就坐在桌上方,而新娘就呆在洞房里不出来,等客人用“十请"和“四言八句”,将其请出洞房。一阵操作之后,就娘就是不出洞房半步。此时,新郎的姐夫大声嚷到:新时代新思想,青年人当闯将。不要客人来请,不要客人来拉,新娘自己朝外爬。又是一阵炮竹声响之后,见新娘仍一动不动,新郎的表哥扯起噪门到:炮竹声声响轰轰,新娘要是不出洞,前面来人把你拉,后面来人把你耸。见势不妙的新娘,红着脸,低着头,在伴娘的陪同下,走出洞房坐在新郎的身旁。
新娘刚坐下,又接着上演喝喜酒的好戏。此时,新郎新娘面前摆放着装有酒的酒瓶,瓶里插有一双木筷,题目是要求俩人对话,再斟酒给大家喝。新郎说:酒瓶插筷子,新娘则说:明年生太子。新郎又说:要是你不生,而新娘接着说:怪你狗咎子。
坐在旁边的伴娘也没闲着,给新郎新娘,每人一双筷子,自己则挟来一块肥肉,放在新郎新娘面前,要求两人继续对话。新郎用筷子挟着肉说:我挟着一块肉,新娘用筷子挟着肉说:我也挟着一块肉。新郎又说:我的肉挨着你的肉。而新娘跟着说:我的肉压着你的肉。
这种闹洞房的方式,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地道的农村闹洞房。给大家带来欢乐,给新郎新娘带来幸福和美好期盼。
- 赞同 0 0 回复
-
Tjw闻新
谢邀简答。命题“最过分的闹洞房是什么样的”?这也是笔者乡愁的记忆,今儿一叙也算怀念往事。
大约在半世纪前,闹洞房在乡村较普遍,也是民间风俗习惯,但其中也有不少文化底蕴展现。
闹洞房大都是同辈中年龄较小者,说个笑话逗个嘴,取个乐;或者是姑嫂相互赞美、奉称夸奖,以使新人尽快溶入家庭;也有街坊邻居爱热闹者,去挑逗一对新人,引起洞房笑声不断。
新婚燕尔闹洞房,一般说是“三天不分大小”,其实并不然。头天说笑玩闹到深夜,吃完主家的酒席,就散伙了。如第二、三天再去闹,家中一人人会阻拦的。当然不是说“大小不分”,主要是说闹洞房人多点好,人少了显得的冷清。如是村庄的独门小户,这要张罗多去几个人呢!
应题意,今儿说一件弄洞房的高手。那时,我在故乡农村,有个叫“二臭”的王姓青年,他闹洞房变着花样,使新婚小俩口又怕又尊重他。“怕他”是防不住他的闹法;“敬他”是不让他出格。因此,村里人躲不走他,但也不敢惹人。
记得当年是村里的小先生(农村医生也称先生)典礼,提前请他喝了喜酒,并说:“二臭哥,闹洞房时行行好不要出格,照顾啊”!“行、行、行,到时我不进屋就是了,你俩尽管放心!”
新婚大喜之夜,果然二臭沒见人来,小先生俩人忐忑不安的心总算平静下心来,说了会悄悄话,双双就准备就寝。小先生刚躺下,又翻身下床,打开衣柜门瞧瞧,又爬到床下看看,媳妇说:“这是看啥?”“这地方都是二臭闹洞房藏身处,这小子心眼多着呢!”看到这两处无人,才又上床去。一夜间,小俩口正要亲热,一会儿听到“喵、喵”猫叫声,又一会儿,又听到石头落地的声。新婚的小先生俩口,又是谁在闹洞房?兴许不是二臭吧。
第二天,生产队干农活歇响时,有人说:“二臭哥稀罕了!昨夜你沒去闹洞房,可吃亏了!”谁知,他言道:“提前堵了我的嘴,但沒有堵住耳朵啊!”于是,就描绘他听小先生洞房生活的动静。原来,二臭闹洞房时的确没进屋,但他爬到人家洞房顶上,等夜深人静时,他悄悄掀开房顶上的气眼(屋顶上跑烟跑气处),用耳朵贴住,听小俩口的窃窃私语。难怪他说的那么仔细,谁抱谁推,说啥话一清二楚,害得小先生又摆了一桌酒席,堵住了二臭的臭嘴才罢。
想想那时的二臭闹洞房,那怪笑嘴脸的模样,总是难忘!
- 赞同 0 0 回复
相关问题
- 05-02 月薪上万的员工居然做不好PPT,该怎么办?
- 05-01 一个人有心事或者心结,长期压在心底得不到释放,会不会得抑郁症?
- 05-01 不喜欢被打扰,喜欢安安静静一个人,不谈恋爱,不交朋友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 05-01 如何幽默地和女生聊天,而不显得无聊?
- 05-01 作为一位老师,如何才能掐灭高中生在学校谈恋爱的苗头?
- 05-01 男孩和男孩谈恋爱什么感受啊?
- 04-30 如果你跟你朋友相处久了,很厌烦怎么办?
- 04-30 自卑内向的性格如何改变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 04-30 不管是现实还是网上是不是只要女人主动了,男人都不会拒绝?
- 04-30 恋爱中女生为什么从来都不主动?
- 本月热门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