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
安羽心理
在广州目前的心理咨询费用一般在每小时300—1000多元不等。看着如此高的收费标准难免会让很多人不解,心理咨询行业收费为何如此高呢?
原因之一:心理咨询师的学习成本太高!心理咨询工作和所有的工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咨询师的执业道路并不是考了一纸资格证之后就可以上岗执业的,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成长之路需要咨询师持续不断的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包括各流派的理论知识、疗法与实操技能等的学习,目前在国内比较专业系统的培训5天的课程最少5500—8000,某些国际上比较有名的老师5天的课程有的甚至要1.5万以上,而对于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说这样短短几天、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学习对于能够胜任咨询师这个职业是远远不够的,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在执业的过程中持续不断的、浸泡式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而这肯后都是需要大笔的资金做基础的。
原因之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要求是,在执业过程中需要定期接受资深的、有经验的督导师对其咨询技能、咨询方向等等进行指导与监控,这可以帮助咨询师及时有效的改进咨询工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一对一的个人督导设置一般至少每周一次,除了个人督导还有团体督导,团体督导一般一周一次或隔周一次,这两项加起来对于咨询师来说每个月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原因之三:咨询师需要找比自己收费更高、比自己更资深的咨询师做个人体验。
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接受个人体验,所谓个人体验,就是咨询师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咨询师会和自己的咨询师讨论他个人的议题;这是心理咨询师受训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的意义在于:
1、 咨询师在咨询中通过做来访者的角色可以亲身体验来访者的感受,增加咨询师对咨询工作和对来访者的理解,增加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能力。
2、 即便是心理健康的人,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尚未处理的议题,心理咨询师也不是完美的人也会有自己尚未处理的议题,通过咨询这些部分可以得到修复。
3、 通过个人体验可以让咨询师更能够了解整个心理咨询的过程,帮助咨询师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从而更好的帮助来访者!个人体验对于一个受训的咨询师非常重要,因为在个人探索方面,咨询师自己能够走多远他才可以带他的来访者走多远!
- 赞同 0 0 回复
-
阿鼎AD
收费几千也不算贵!心理咨询收费是收的人家的知识,知识是有产权的。这些都不说,比如在上海,好象东方医院,几大间问诊室,还加上一帮工作人员,这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都是“成本”。我表弟,是心理学博导,以前任过昆明一家最大医院的院长,他都选择放弃了,现在上海某医科大学做博士生导师,并兼香港某大学客座教授。在东方医院,挂他的号,挂号费也不低,挂了号后,得预约到一年之后才轮得上门诊,每次“诊疗”至少45分钟,不开处方,“诊疗”一次收费3600元。我知道的,云南的一个县委书记,经“诊疗”后,心理障碍没有,他很感激。如心理咨询收费几百到几千是贵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挂号而且还要等少说半年一年才轮得上?心理咨询收费绝对有物价局的批准文书,既合理又合法!
(德国心理咨询专家在上海东方医院为患者诊疗)
- 赞同 0 0 回复
-
风姿卓越孔雀Z0
话不多说,先点题,按目前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肯定是合法不合理的。这也是近年来的舶来品,它本身又达不到精神学科和神经学科系统理论的高度,然而又一副为人解惑答疑的高大上模样。当然本人本身又不是毕业于医学院校。结论不能成为判定其标准的准则。由于本人喜欢读一些中国古典的小说,尽管不求甚读,但是对于一些社会简单现象的了解还是有一定的见解。恰巧妻妹就是在北京学心理学的。逢年过节见过几次,我完全把她讲的那些东西当做是小孩的理论。有一次我带她去吃饭,她说想去国外读研究生深造心理学。我不赞助拿钱当然不能提供意见。只说了一句,国外的好考是不是?她就哈哈哈大笑。她也从来不在我面前炫耀或谈到心理学科的知识。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要有强大的精神来作为依托。这样才能忽悠住大多患者。否则都是泛泛之辈,患者或有心里疑惑的人很容易就把你问住。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不能正常入睡,感觉自己像要精神崩溃一样,有一天晚上实在忍不住了 就到当地的一所大医院,去检查。因为是晚上,值班的大夫又有点小闲。她是神经科医生,她讲了一系列神经问题的观点,来否定我自己的怀疑。然而最终她劝解我到xxx医院的心理科做心理治疗。很搞笑。首先,这些所谓的心理医生是一门职业,其次他们是以营收为目的的,他们甚至不会等你把问题描述清楚。当你对他们的言论提出严重的质疑,他们能做到是转移话题。我最终给给他们的结论就是你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咨询我。这不是污蔑这一门学科,这是事实。首先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多数都是没有亲情的理解,朋友的倾听,兄弟姐妹的帮助。因为他们迷惑了,很多问题又找不到一个人去倾诉。因为他们感觉不到谁能会真的听他们倾诉或帮助其解决。他们不太相信一般关系的人。甚至认为好多人都难以理解其困惑的高度,不值得一谈。但是当这样的人找到心理咨询师这样的倾听者时候他们就能理解其内心痛苦与困惑的高度么?显然是大部分不能的。因为都是普通人。谈一个不严谨的说法,好多美国电影里的心理咨询师给客人看完病还要找心理医生给自己看病。呵呵!这就很搞笑了。还有些电影直接说心理医生就是骗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多读书,才是正道。没有人能够理解你自己,只有自己为自己解惑,良师益友很难遇到的。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我只是提过一个小参考而已。
- 赞同 0 0 回复
-
九州心理
相信很多人都是和题主一样的疑问,心理咨询师只是问几个问题,至于收费那么高吗?
首先:咨询师成长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的。这一点前面有答主说过。而且据我了解,很多心理咨询师刚入行的时候是属于“入不敷出”的阶段,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充电,接受督导,才能为来访者提供建设性的回应,所以,越是优秀的咨询师收费会越高。
其次,咨询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治疗性的。心理咨询是按照小时收费的,所以,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不会给你将没用的废话,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治疗性的。每一个引导、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话术、每一次停顿和沉默、每一个肢体动作和微表情,都是根据案主情况和现场情况来的。并不是简单的“只是问你几个问题”
第三,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有着较大风险的职业。心理咨询师会接触各种各样有心理疾病和心理困扰的来访者,有些来访者会因情绪和病情影响而有很强的攻击性,在台湾的心理咨询师都会有求救警铃,以防案主做出威胁咨询师生命的行为。
心理咨询是一个水很深的行业,发展也是良莠不齐,咨询师水平更是千差万别。别的不多说了,我这里用精神分析大师曾奇峰的一篇旧文,来简单说明一下,为什么“问几个问题”就那么重要。(PS:以下内容来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微信平台发布的《为什么我们对孩子,比对自己还要苛刻》,仅作分享,想阅读全文者,请移步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肖先生这些“标准教子语言”让我听得头痛欲裂,因为在我的工作中,很多父母都会跟我说几乎一模一样的话。我给这样的话语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正确的废话”。这样的话的特点是,第一,绝对没错,第二,说的人越说越高兴,听的人越听越难受。所以说得越多,效果就越差,甚至效果相反。我想了解一下虎子的感受,就问他,听了你爸爸说的话,你有什么感觉?虎子猛地抬起头,充满愤怒地说:烦死人了。那一瞬间,我才感受到了他的一点虎气,心中大喜:这孩子还可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那就说明情况不是太糟糕啊。而肖先生夫妇的对此反应是:两个人同时深深地叹了口气,甚至都很抱歉地看了我一样,似乎他们的儿子冒犯了我一样。
我决定先从所谓“挫折教育”入手。我首先问萧先生:你上次表扬虎子是什么时候?肖先生先是一惊,然后一脸尴尬,说记不起来了。我追问说大概是什么时候,几天前、几周前、几个月前还是几年前?他想了足足一分钟,结结巴巴地说,大概是几年前吧,立即又辩解说,没表扬他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不希望他变得骄傲自满,第二,这几年他也实在没什么值得我表扬的。
我接着问虎子,你记得爸爸最近一次对着你很放松、很高兴地笑是什么时候吗?虎子想都没想立即回答:他从来都没对我笑过,总是一副哭丧脸!我听了心里难受,同时也为了虎子的愤怒有一些渗透效果,就沉默了几分钟。
我继续提问。我对肖先生夫妇说,我们都是从青少年过来的,你们说,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在健康、学习、交友所有方面,都自然而然地一定会有哪些挫折?夫妇俩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大堆,比如健康问题上的头疼脑热,学习的压力,同学之间的亲密与隔阂,友情与嫉妒,等等,处处都有危机,处处都可能经受挫折。我很同意他们的看法,我说,一个孩子跟同龄孩子可以说分分秒秒都在斗,在任何方面都斗,斗智斗勇、斗漂亮斗帅气,所以几乎可以随时随地地体验到挫折感。
我接着对肖先生说,你在单位的工作中也可以体验到很多挫败感吧?肖先生听我这样问他,似乎很感动,觉得我很理解他身处高位的难处,就深深地点了点头。我接着问,那从外面到回家里,你希望妻子怎么对你呢?是希望你的妻子恶狠狠、凶巴巴地对你,以增强你面对外界世态炎凉和艰难险阻的能力,还是希望她和颜悦色、温柔体贴的对你?她的哪一种态度能够真正使你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加强大和更加坚韧?
肖先生半晌无语,似乎略有所悟。我知道我的这样的提问多少有点“攻击”的味道,所以就换了一种方式温和地解释道:我们都是人,人就有软弱的时候,就有需要温情的时候。人活着的三万来天里,随时都有挫折在某一个角落等着我们,这些自然的挫折就足以让我们变得坚强,再也没必要人工地制造一些挫折来锻炼孩子了。而且,一个人能够承受“没被满足”的挫败感的前提是,他曾经被很好地满足过,就像吃饱了就能够耐饿一样。接着我又讲了哈尔滨和武汉的冬天给人的不同感受。我最后总结说:说简单一点,就是你们如果让虎子在家里舒服了,高兴了,他就自然会在外面不畏艰难、不怕挫折地“冲锋陷阵”。
肖先生夫妇毕竟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人,当然更关键的是他们真正爱孩子,所以“思想问题”一解决,态度马上就有变化。在后来的大约半小时的谈话中,我几次看到肖先生脸上露出了笑容,虽然都只是淡淡的,却跟刚刚进屋时那个一心一意要把孩子锤炼成超人的父亲判若两人。
- 赞同 0 0 回复
相关问题
- 05-02 男生喜欢一个人会表现出哪些迹象?
- 05-02 面对自己喜欢的人该怎么去聊天?该怎么找话题?
- 05-02 有些人能接受女人ma不能接受男人娘,这是否双标?
- 05-02 为什么追我的男生都喜欢说虽然你不是很漂亮,但是我喜欢你啊,我想说我又没有说过我很漂亮的话,是怎么回事?
- 05-02 月薪上万的员工居然做不好PPT,该怎么办?
- 05-01 一个人有心事或者心结,长期压在心底得不到释放,会不会得抑郁症?
- 05-01 不喜欢被打扰,喜欢安安静静一个人,不谈恋爱,不交朋友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 05-01 如何幽默地和女生聊天,而不显得无聊?
- 05-01 作为一位老师,如何才能掐灭高中生在学校谈恋爱的苗头?
- 05-01 男孩和男孩谈恋爱什么感受啊?
- 本月热门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