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待?

“欲加之罪何患无穷”这话出自《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网络图片)《左传.僖公十年》有段记载:晋献公死后,晋大夫里克先后杀公子奚齐、公子卓及大夫荀息,新君晋惠公即位后杀里克。将杀里克时,惠公派使臣对他说:“微子则不及此。虽... 显示全部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人想要陷害你或给你加上一些罪名,总会找到合理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很难自辩或找到解释自己清白的机会。我认为这句话反映了一种不公平的现实,即有些人总是容易成为他人的替罪羊,受到冤枉和不公正的对待。在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公正和平等,为每个人提供合理的辩护机会,避免因为他人的污蔑而受到损害。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慎重,不要轻易对他人加罪或妄下定论。
发布时间:2024-07-19 22:04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54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和新 和新

“欲加之罪何患无穷”这话出自《左传.僖公十年》。

“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网络图片)

《左传.僖公十年》有段记载:晋献公死后,晋大夫里克先后杀公子奚齐、公子卓及大夫荀息,新君晋惠公即位后杀里克。将杀里克时,惠公派使臣对他说:“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从字义上分析:“欲”是要;“患”是忧愁,担心;“辞”是言辞,在这里指借口。连起来认识: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例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中一段对话:“可是,老徐,李自成没有什么罪名,咱们收拾了他,对别人怎么说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一记载,后来改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意思是说:欲加害于人,即使那个人没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加害于人。其意义比原记载增添了提示作用,告诫人们对此类人要有高度的警惕性。

同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还有一层意思: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宁可多一个朋友,绝不多树一个强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人生在世,处人处事要谨慎,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要被坏人或别有用心的人罗织罪名,造谣诬陷,陷入被动,而难以自拔。
赞同 0 0 回复
剧说新史 剧说新史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是,想要定一个人的罪名,或者置一个人于死地,还怕没有理由么?

这句话出自于《左传》:

《左传.僖公十年》载: 晋侯杀里克以说。将杀里克,公使谓之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

上文中的晋侯就是晋惠公,他被里克拥立为王,上位后又杀了里克,这是他在杀里克之前与里克的一问一答。

晋惠公说:“没有里克你,就没有今天的我呀,但你之前胆大包天的杀了两个国君 ,我这心里胆战心惊的,当你的国君实难。”

里克回答:“没有我杀了两个国君,哪里轮得到你当国君,你就是想弄死我,还怕没有理由么?唉,伤心啊,臣认命了。”

然后悲催的里克,就被晋惠公卸磨杀驴了,不,过河拆桥了。

其实在这里我们能看出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指的是,对方就想给你定罪,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也能给你安个罪名。

所以后世多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形容人被冤枉的,没有罪名也要制造罪名的行为。

赞同 0 0 回复
星河长老 星河长老

想要给一个人治罪,总能找到一个理由,意思就是处心积虑地想害人。

赞同 0 0 回复
思辨虚理 思辨虚理

提问者用语不对。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是说,要给你加罪,不愁没有说辞。虚拟一个罪名也可以治罪。

赞同 0 0 回复
陈墨寡语 陈墨寡语

奸相秦桧看不惯忠臣岳飞,借岳飞在边关忙着收拾坏蛋金兀术,远离都城之际,胡编瞎编了好多假新闻假消息,正儿八经地报告给了昏君皇上,昏君皇上便让秦桧治治岳飞。于是秦桧便狐假虎威连下13道金牌,借着月黑风高杀了岳飞。

秦桧虽然得逞了,可还有耿直的人或者蒙在鼓里的人心里不服呀,便纷纷问他,秦桧吭哧半天,说“莫须有”。于是大家骂声不断:奸臣想着法儿害死忠臣良将,编造无中生有的罪名、罗织无中生有的罪过,怎么着也行啊!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