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对我们这一代能那么严厉,对待我们的下一代又如此溺爱呢?

都是这样的,这叫隔代之爱!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是有责任的,所以父母就必须要严格的要求子女,严格的要求也就是你说的严厉了。只有严厉的要求,才能让子女们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不光是自己的事,也是父母们心中的大事,你健康的成长起来了,你... 显示全部
为什么父母对我们这一代能那么严厉,对待我们的下一代又如此溺爱呢?是因为他们经历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吗?还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才会严格要求我们?而对于下一代,他们可能觉得生活更加便利,所以才会更加宽容和溺爱?或者是因为他们想弥补对我们严厉的态度,对下一代用更多的爱来弥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会不会也会在将来对待我们的下一代做出类似的改变呢?
发布时间:2024-12-26 07:41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12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从善如刘L 从善如刘L

都是这样的,这叫隔代之爱!

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是有责任的,所以父母就必须要严格的要求子女,严格的要求也就是你说的严厉了。只有严厉的要求,才能让子女们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不光是自己的事,也是父母们心中的大事,你健康的成长起来了,你走上了工作岗位,你做出成了,这个时候,父母才会认为自己完成了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任务,才会把对子女的心收了回来,才会放下了心的!

父母放下对子女的担子之后,就没事了,这个时候就会把收回来的心用在孙辈身上了,也就会把对子女的爱用在孙辈的身上了,培养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父母的责任,但是培养和教育孙辈却是子女的责任了,所以父母能给孙辈的也就是溺爱了,至于怎么样培养教育你们的孩子那是你们的事了,父母也就不管你们是怎样的培养教育你们的孩子了,不过有一点,别当着父母的面打你们的孩子,那样是不可以的!

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国的传统也都是这样的,也是这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相当的正常,非常的不奇怪,等到了你们也有孙辈的时候,你们也会是这样做的!

【社会现象,家庭问题,独家观点,解惑释疑。请关注从善如刘的!】

赞同 0 0 回复
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父母为什么要生育子女?大部分的父母内心潜藏的期望是“我的孩子要作为我的传承,比我更优秀”。当我们以某件事为己任时,就会对其倾注心血与情感。对责任的认同度越大,情感就越强烈,因此很多父母都会把最深的情感投射在子女身上,由此唤起的情绪自然也就最强了。

而当父母对我们严厉时,往往是内心深处的痛处或渴望被点燃的时候。比如,有的父母从小对自己的父母非常敬畏,当面对自己孩子的任性时,常常心里抑制不住愤怒:“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说话?!”

这种暴怒的背后是对曾经那个幼小却听话的自己的怜惜:“你这么委屈,这么听话,还没有人好好理解你,爱你。他现在这么任性,却有这么多人爱他,这不公平!”

当然,很多人并不能确知自己潜意识里的想法,他们只感觉到一阵强烈的不满与隐隐约约的委屈,旋即混杂在一起转变成暴怒。

同时,父母会把自己最认同的标准一丝不苟地在子女身上执行,原因也是因为强烈的责任感。“因为我要把他教好,所以绝不能放任他自流。”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严厉也就理所当然了。

然而,当这些父母成了祖父母后,形势就发生了变化。

首先,他们不再是孙子孙女的直接责任人了,孙子孙女也不直接是他们的传承,这一层最紧密的责任连结已经没有了,情感投射自然也不会那么强。而且,一般人在养育子女时正是二三十岁,年富力强心气高涨,对很多人与事都要求强力的掌控。而当他们有孙子孙女时,一般已是五六十岁,这时心气渐平,对生活的体验也多了许多,理解和宽容也越加深厚。

这时他们看孙子孙女时,就更容易将他们看成是单纯的孩子,而不是承载责任与义务的对象。正常人面对可爱的孩子时都会心生怜爱,更何况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呢!这就使得老人们往往会加倍溺爱孩子。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欢迎关注我的个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

赞同 0 0 回复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其实,这句话我一开始也不太懂,是成为父母之后才有切身体会的。父母对待“下一代”的感情绝不能和对待我们这一代同日而语,完全是遵循了两个模式。

似乎,对于我们的过错,父母总是非常严厉,但对于孩子,即使再严厉的父母,都会过度宠溺到来的“新生代”。有时候,会感觉莫名的不公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大概有几个原因:

一是传说中的“隔代亲”。升级为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之后,深感责任重大,心里怀揣着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护,而且大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自然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二是莫名的“内疚感”使然。或许因为父母对我们这一代太过于严厉,人到中年,随着年龄增大,会更多地反思自我,面对活泼可爱的小孩子,自然是严厉不起来的,也会发觉严厉育儿似乎并不是一条唯一的道路;

三是责任感使然。很多父母,在家里大多都承担着帮忙照看儿孙的职责,天天与小孩子朝夕相处,再加上上了年纪,平添了更多的责任意识,过惯了苦日子,便见不得下一代再过苦日子,希望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营造甜蜜生活,恨不得他们天天都生活在“蜜罐”里,这样才能凸显老一辈的价值,也可以顺势成为他们聊天的“谈资”。

总之,对待新一代,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父辈,无论是严苛,还是溺爱,都不是正确的方法,对待下一代,还是应该本着“坚持原则、抓大放小、关爱为主、批评建议”的准则,逐步探索在严苛和宠溺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中间平衡点,实现两者兼得。

赞同 0 0 回复
糯米麻麻Coco 糯米麻麻Coco

确实如此,我们小时候父母对我们还真是很严格。这一点在我老公身上提现得特明显。我婆婆和公公小时候对我老公关键就特别严格,可是现在,对我姑娘时一点都严不起来。纠期原因,年轻人相对老年人,年轻人要更期待未来,会把成人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老人更关心的不是将来,而是当下孩子的“高兴”,因此老年人受不了孩子受到除了温柔以外的别的方式对待。

赞同 0 0 回复
蓝蓝蓝湖 蓝蓝蓝湖

对于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从小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他当过兵,平时更是以军事化作风要求我们。父母觉得女孩子更要严加管教,因此我和姐姐平时吃饭、走路、穿衣服都有要求。每天早上闹钟一响就要起床,晚一点就会把门拍得啪啪响。

但是现在对待孙子,想要什么只要有,想吃什么只要办的到。他们一回家就爬到爸爸腿上,把他为数不多的头发编成辫子。

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他说以前对你们是太严格了,现在就想着对孙子要宽松些。你们小时候我工作太忙了,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到,现在他们要求的,我做得到就去做,弥补一下。再说,你们要把关的嘛。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