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想考好,越是考不好。教育上的“瓦伦达效应”如何破解?

越是想考好,越是考不好。这种效应如何破解?我们要把这句话从新解读一下,因为越是想考好,越是考不好的这种可能性不不存在的。我们做一件事情,我们的思维如果是正向的,比如想着怎么样就可以考好?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就会朝着更充分的准备方向。如果,这样... 显示全部
我一直很努力学习,可是考试成绩始终不理想,我觉得自己处在一个恶性循环中。为什么越是想考好,就越是考不好呢?我该如何破解这种教育上的“瓦伦达效应”?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调整心态和学习方法,取得好成绩呢?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
发布时间:2024-12-20 12:28 0
回答数 1 浏览数 10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1个回答

博睿迪 博睿迪

越是想考好,越是考不好。这种效应如何破解?

我们要把这句话从新解读一下,因为越是想考好,越是考不好的这种可能性不不存在的。我们做一件事情,我们的思维如果是正向的,比如想着怎么样就可以考好?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就会朝着更充分的准备方向。如果,这样仍然做不好这件事情,那么和我们的驾驭知识的能力是正相关的。

这句话如果是:越是担心考不好,就越是考不好。这句话就合理了。因为,这样的思维是负向的,是限制人的行为能力的。

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性的负面思维,说的话中带“不”特别多。我不行,我不能,我好不了,做不好等等。当你发现你的孩子有这样的的语言习惯时,就要注意了。可能是我们父母的思维习惯,传导给孩子了。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能会习惯说:你不对,这样不行,你不听话,你不乖等等。孩子耳濡目染,也就学会了使用负面思维。

负面思维是怎么样影响人的呢?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两种意识。一种是自动化的被动意识:一种是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

主动意识,只有当我们面临新经验时才会触发的一种意识。我们思考问题,进行学习等等。这些有目地的行为,会大量的消耗身体的能量,因此,主动意识是一种高努力思维。

自动化意识,是一种被动思维,当我们遇到事情时,被动思维会自动的给我们解决方案,并不需要我们去想。这就像你学会了游泳,过多少年后再下水,也会游泳。并不需要你重新学习,按新经验再来一次。

因此,被动思维是直接给答案的思维。它并不负责判断这个过程的好坏,它没有价值标准。

如果你想的是怎么考好,那么被动思维会给你按考好的方向推动。

如果你担心考不好,被动思维不会说给你调整到:担心考不好,就是想考好。不可能的。被动思维忠实的维护你的需求,“担心考不好”,被动思维的理解就是,我要考不好。如果,主动思维不参与调整,它一定是把你朝着考不好的方向去推动。

如果你的能力特别强,随便考都能考好,被动思维也会用其他的方式来让你考不好。比如,考试恐惧。比如,身体不适。

也许你见过学习挺好的一个同学,临高考越来越近,就越来越焦虑。强烈的负面思维促使他去到考场,昏厥了。检查身体没问题,回家了没问题,一到考场又昏厥了。这个就是负面思维,瓦伦达效应的力量。

我们每年都要解决一些高考恐惧的孩子,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很正常。但是,对于不理解的人来说,这个很不正常。对于这种情况,自己破解起来可能有点难度,建议找专业的心理机构寻求帮助会更好一些。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