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过度宠爱孩子,孩子养成习惯了,怎么改变?

在家过度宠爱孩子,孩子养成习惯了要想改变,这已经很难了。这是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是很不负责任的。古人云,惯子如杀子!你们做父母的过度宠惯孩子使他养成了坏的习惯了,如果不进行严厉的纠正,这将会伤害孩子一辈子的。如果你是孩子还小的话,从现在起对... 显示全部
我家的孩子在家被我们宠爱惯了,现在有些任性,不听话,怎么改变这种情况呢?我们该怎么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呢?我们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但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希望能得到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9-11 04:48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36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姜长永 姜长永

在家过度宠爱孩子,孩子养成习惯了要想改变,这已经很难了。这是做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是很不负责任的。古人云,惯子如杀子!你们做父母的过度宠惯孩子使他养成了坏的习惯了,如果不进行严厉的纠正,这将会伤害孩子一辈子的。如果你是孩子还小的话,从现在起对他进行严格的管教,千万不能认为孩子还小,舍不得对他提出严格的要求,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家规,要求孩子必须怎样做,不能怎样做。那怕有一点不能严格的遵守,就应该严肃的批评教育,要求他立即改正错误。你的孩子可能很任性,例如,他想要什么必须立即得到,若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可能又哭又闹。这时,家长不要心疼他,没有就是没有,他再怎么哭,再怎么闹,父母坚决不答应他的无理要求,只要父母坚持几次这样做,孩子的无理要求,可能也不会再提出来了。同时父母还应该对他进行说服教育,告诉他这样做不是一个好孩子,好孩子应该听父母的话,不应该要的东西不能要,不应该做的事不能做,长期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你的孩子不良习惯是有可能改掉的。不知道我的浅显的看法是否能帮助到你。如果对你教育孩子没有多大的作用,还请你给予谅解。

赞同 0 0 回复
舒达床垫 舒达床垫

养成了的坏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越早越好,因为等到孩子越大你会发现越难管了。关于什么“孩子殴打大人”的新闻,并不少见,多数都是过度溺爱孩子导致的。

因此,如果一旦意识到自己对孩子过度宠爱,或者说是溺爱,就要及时纠正,逐步改变。尤其是要改变的是大人对孩子的态度,该管教的时候要管教,否则,以后社会帮我们管教的。

1,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正确的消费观,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有些东西,不是孩子想买就立马要给他买的,适当的延迟满足,让孩子了解“想要的东西,不是每件都能得到的”,社会不会围着你转。

2,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

家长要言传身教,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文明懂礼貌的孩子。不能强迫孩子跟别人打招呼,但是家长要做示范,让孩子明白懂礼貌的重要性。在家对老人说话,正要注意礼貌。孩子第一次骂老人时,就应该阻止,让孩子明白这是错的。

3,让孩子帮忙做家务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所以在他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适当地做一些家务,也是对于孩子的锻炼,让他明白,不能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是通过劳动获得。

赞同 0 0 回复
山东农民刘哥 山东农民刘哥

谢谢悟空邀请。我仔细阅读了每一位友友们的见解,并且点赞支持了。雷同的意思我就不重复了。在这里我只从另一个角度发表一下个人见解。

在当下独生子女具多的家庭社会,四位,甚至六位老人守着一个孩子的情况非常多见。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美德。但树大自直的观点不能成为溺爱孩子的理由。

孩子是天真的,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未来。

但凡性格开朗建康,有正义感的父母,一般不会容许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和偏执。很自然的就防微杜渐了。不会造成孩子后期的诸多严重的毛病。

话分两头。也有些性格自私,偏执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错误熟视无睹。给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等到后来孩子越来越大犯的错也就越来越大。想改?不容易了。山难改,性难移呀。

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长们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才能为人师表。给天真的孩子从小灌以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处世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愿天下的小朋友们健康成长。心灵更要健康,成为优秀的接班人吧。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赞同 0 0 回复
牛牛乐分享 牛牛乐分享

这是个让人可气又可怜的问题!

可气在于,为人父母居然不知道过度宠爱那不是“爱”,而是“害”!可怜在于,所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而被“过度宠爱”的孩子,无疑已经被自己的父母涂鸦的面目全非!

怎么改变?从说“不”开始!从立规矩开始!从父母对自己狠一点开始!否则,父母现在对孩子宠溺有多深,将来父母的后悔就有多深!

太多的例子已经说明,社会会还这样的家庭一个残酷的现实!

赞同 0 0 回复
桃书君 桃书君

我也是孩子家长,孩子的性格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要改变不能只靠一个家长,需要一家人同时努力,讲原则,不娇纵,尤其是爷爷奶奶,为了孩子着想,以身作则!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