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却有恃无恐”,这是陈奕迅“红玫瑰”这首歌里的一句歌词,很扎心,也很现实。就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心理学的很多知识,首先就是“损失厌恶”,换句话说,其实珍惜的不是这个人或者这个事物,只是讨厌那种失去的感觉而已,就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这个理论在人与人之间更为明显,特别是当一方的状态从 心理学上怎么看待“失去后才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