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
宋佳慧心灵健康管理师
您好!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心理健康,这是一个比较广泛的定义。学术界各个心理学门派根据侧重点不同有不一样的标准,说法不同,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如果一个人要完全做到不容易。一般来讲,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与挫折,积极向上、保持乐观,是心理健康的外部特征。
具体有以下几个标准:
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生活和学习的最基本心理条件;
2、情绪协调稳定;
3、具备一定的意志和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适应环境;
6、保持人格的相对完整;
7、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范围标准。
目前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等原因,有很多疾病和亚健康人群。在心理层面也一样,虽然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用肉眼看不见,但是它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视、需要重视。而一个心理障碍的人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克服困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尽快恢复健康状态。
那到底心理咨询师能做什么。心理咨询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这个世界上,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有一些看不见的规律在起作用。而少部分人会掌握其中规律,做起事来得心应手、容易成功。好比我们开车在路上行驶,以前没有交通标志、导航仪等,我们经常迷路,但是现在有这些工具,走起路来很快捷、安全。
心理咨询师,是一群特殊的有爱心的人群,就像前几天一位医院院长讲的话:一群为人类焦虑的人们,在保护着大家的梦想实现、保护这片世间静好。就是一群手里握着快乐导航仪的人们,他们知道通向快乐的彼岸的路途在哪里、通向幸福的路途在哪里,这一群人急切地想告诉人们,通向快乐、幸福的路并不难寻找。有一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到达了快乐的彼岸,他们可以会心微笑,嘴里喃喃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祝您幸福!
- 赞同 0 0 回复
-
心理老师左叔
心理老师左叔非常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你提出的“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叫心理健康?”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做心理咨询工作中,有时大学生会提到的问题,我根据自己做心理咨询的经验来回答你的提问。
同时,也借此机会普及一下心理健康的知识,纠正社会上很多人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我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你的提问。
首先,什么是心理健康?
我们心理健康工作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上与他人、环境保持协调,并能将个人心理功能发挥到最佳的状态。
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核心,一是他的心理功能发挥正常; 二是他的心态能够自我调适; 三是他积极适应环境变化; 四是他有协调的人际关系。
其次,什么样的人才加心理健康?即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评估一个人是不是心理健康?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我们一般采用个体心理健康标准来综合评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是环境适应能力;二是心理自控力;三是心理耐受能力;四是康复能力; 五是周期节律性;即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六是良好的自我意识;七是心理成熟,心理行为表现与年龄相符合;八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九是智力正常(多元智力),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正常;十是情绪稳定。
再次,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具有心理灵活性的人,即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以适应当下环境的改变和从事符合自己能力允许的事务。理灵活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适应工作环境,澄清职业价值,应对生活及工作压力,解决现实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心理灵活性水平越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越高;心理灵活性水平越低,个体的焦虑、抑郁和压力越高。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 赞同 0 0 回复
-
积极的随风自媒体
这样的提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积极相向阳的生活态度、就是心理健康,其实、真正能正确定义“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 不妄想、情绪能自我控制、在任何环境中能“自由”去调整好心态,才算是“心理健康”。
一、不妄想。
医学定义为:妄想症。多见于、生活中遭受打击的人,一直走不出阴影、言行中,完全脱离了现实、慢慢的,成了难以戒掉的习惯、友友们,如果你有类似倾向、敢快去看心理医生。
二 、仇恨别人。
积郁很久、无法释怀,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幻想中、用极其恶劣的手段,报复身边的人和社会、以此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如果长时间出现了这种情绪、可要注意了!日久成疾、后果不堪设想。出现以上负面情绪、原因“很”简单,没曾看透人生的游戏规则、这种规则就是 : 生死离别、人生常态。 尔与我诈、实操技能。懂得取舍、祸去富至。
我给的答案是 : 只要未长时间“滞留”在阴暗不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就是心理健康的。- 赞同 0 0 回复
-
找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广义上,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说,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 赞同 0 0 回复
相关问题
- 04-30 自卑内向的性格如何改变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 04-30 不管是现实还是网上是不是只要女人主动了,男人都不会拒绝?
- 04-30 恋爱中女生为什么从来都不主动?
- 04-30 如何让男生喜欢上一个并不漂亮的女生?
- 04-29 相亲第一次见面,男生邀请去吃饭,不去行吗?
- 04-29 喜欢上一个性情像“小孩子”,情商不高的女人,该怎么办?
- 04-29 你们遇到喜欢的男生是怎么追的?
- 04-29 表白时,女生问“你喜欢我什么”,该如何回复?
- 04-29 为什么有些人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或者是不足?
- 04-28 小说中的女主是如何抓住男人的心的呢?
- 本月热门
- 最近发表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