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的孩子说不想上学了你该怎么办?

这个事我真有发言权,大约在初一时闹过一回。我们这离煤矿近,我就带他到上下井的井口参观,告诉儿子。当初我就在个井,干煤矿,整整干了八年。看着上井后煤矿弟兄们的脸,儿子瞪大了眼。为了更直观地说明井下采掘工作的艰苦性,我又带他爬上矿外的渣子山,说... 显示全部
我该怎么办呢?我很担心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是有人欺负他吗?还是他遇到了学习困难?我需要和他沟通一下,了解他的想法和情绪。可能我需要和老师交流一下,看看他在学校的表现和情况。或者我应该找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排解内心的困扰。无论原因是什么,我会全力支持他,让他感到安心和被爱。
发布时间:2024-03-10 15:21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23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和光同尘56519696 和光同尘56519696

这个事我真有发言权,大约在初一时闹过一回。我们这离煤矿近,我就带他到上下井的井口参观,告诉儿子。当初我就在个井,干煤矿,整整干了八年。看着上井后煤矿弟兄们的脸,儿子瞪大了眼。为了更直观地说明井下采掘工作的艰苦性,我又带他爬上矿外的渣子山,说明井下净这种坡度的上山。一走要走半小时。当时,煤矿企业正在寒冷的冬天,工资脱欠四个月。我告诉他,如果不上学,学费正好不用交了。你想干什么?,你会干什么?交学费时,守着他,我让妻子出门借钱湊学费。让他明白,把钱交到学校,要从学校,学回知识,才会沾便宜。拿钱给学校,如果学不到东西。就赔本赔大发了。儿子爱玩,踢球,打蓝球,乒乓球,样样玩的有模有样。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十名左右。在高中也这样,超过重点线五分,被一所二本调剂录取。

培养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

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更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更重要,孩子放学后,家长不看电视,不打游戏。

赞同 0 0 回复
喜205409161 喜205409161

谢谢邀请。

孩子"不想上学"是大家共有的觉察,也是不能否认的"镜像",更是"时代表态"与"孩子环游"的福分特征。

一,"如果我的孩子对我说他不想上学了",我立马想到的是孩子有了什么难熬辛劳与怨愤恨心之因故,特别是不能化解救助与不可预测棘手的隐患矛盾。

二,作为家长面对孩子"不想上学"的首选定位是必须走进孩子内心深处的最"切入点",换句话说孩子因为什么"不想上学了"。要知道这个真正的"原因果然",家长的情感投入与"爱心传递"是打开孩子心结的最好良方,特别是体切入微关爱细心的温暖交流,是孩子畅所欲言"掏心掏肺"的情感反馈。把一切的"不想读书""告白天下",倾诉父母。

不论怎样的"不想读书"因果关系,我必须给孩子一个安慰,一个明确态度,一个"极其危急"的信号,一个不能任性断送前途的稚拙邪念。读书是孩子的"天职定律",读书是长大成人以后的生活出路,读书是孝敬父母寻求谋生的"必备条件",读书是保护家庭建设国家的"必有能量"。

赞同 0 0 回复
古月济生 古月济生

积极寻找原因,对症处理,促使他尽快复学。

赞同 0 0 回复
丁昆山 丁昆山

未入学或已入学童不愿上学,有两个因素~1,从小娇生贯养,只顾玩耍,不明白学习的益处,所以不愿进校学习。

2,对进校学习有畏惧情绪,加上对学习没有兴趣,所以不愿学习。对娇坏的孩子再进行教育恐难以改变。为改变这种情绪,须想法设法进行说理教育,让他了解学习的好处,继而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再和教师配合起来,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加强他的学习信心。这样或许好些。如果方法不对,或他生成不热爱学习,那也就无技可施了,任其发展吧!说不定也会有好的结果呢!

赞同 0 0 回复
武器110 武器110

一个孩子如果不喜欢学习了,那么孩子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至于是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作为家长的你去把它找到,只有找到了厌学的原因,你才能把问题解决好。虽然,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奇百怪的,匪夷所思的。但具体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其原因也不外乎下面几点。

一.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自信心。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兴趣它能引人注意,调动人的好奇心,促使人偏爱某项学科或活动。而兴趣又容易受到干扰,导致转移。自控能力强的人能排除干扰,保持住自己的兴趣,而处于成长中的孩子,显然是不可能都做到的。

对于能学习好和能学会感到无望,自认为脑袋笨,低人一等,时间一长便慢慢泯灭自尊心。这就是缺乏自信心的典型表现。缺乏自信心不是天生的,是在经过多次打击而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在厌学群体中此类孩子占了很大的比例。

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和太理想化。

望子成龙,这是作为每一个家长的殷切愿望。因此上,对孩子们的要求往往过高或太理想化。可家长们却不知道,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使孩子们有了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产生恐惧感从而厌烦学习。特别是当家长采用一些强硬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心里来报复家长。当然要求过低或放纵孩子,只专心自己的事业,这也是绝不可取的。

理想化是指部分家长让孩子去学习以家长的意识和喜好而定的学习内容及目标,全然不顾孩子对某些科目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对于学习没有了兴趣和动力,只能被动、无奈地接受家长们的旨意而被动去学习。

三.严重的家庭问题。

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变故(如:父母离异等),使孩子缺乏温暖和关爱,便造成了孩子在情感上的孤独和郁抑。为了寻求这种情感补偿,他们就会广交朋友,追求刺激来满足自己心理上的需求。而这些朋友,常常是良莠不齐,哥们义气十足。无形中就会受到的不良因素的诱导,最后导致厌学甚至辍学。

四.家长的陪读和过分的督促。

家长的陪读,只会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更难以独立地解决学习上遇到的新问题,也体验不到自己独立破解难题的成功和喜悦。

对于孩子的学习,适当的提醒和督促是必要的。督促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主动地去学习,而且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烦人的唠叨和督促,只会使孩子产生烦躁的情绪和逆反的心理。尤其是面对着家长无尽的絮絮叨叨、指责谩骂,不停的督促、训斥,孩子那能有学习的心情和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呢?

五.孩子自身的问题。

1.孩子的学习方式、方法不对头,不会学习的孩子学的苦、学的累、学的烦。作为孩子本身的心里承受就弱,长期下去肯定就会对学习丧失自信心,产生恐惧心理。

2.不良的习惯。心理学家指出:人只要形成习惯,意识就会深刻到下意识、潜意识层面中去,想要改正得有意志、肯下功夫才行。有些孩子已经形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上课说话、不认真听讲、做小动作、看课外书、听音乐、玩电子游戏等等。直接影响了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成绩。

3.孩子有一些心里或身体上的疾病,如:多动症等。这就要靠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医生了。

六.学校及其它方面。

在我们国家是应试教育,学校片面的追求学生的学生成绩,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评价学生的方式和方法是固定、单一的,孩子们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鼓励和表扬,再加上沉重的课业负担、无休止的考试练习,难于理解的知识,使孩子们望而却步。而外面的社会生活却精彩纷呈,把孩子们都吸引过去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不断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给他们造成厌学的不良环境。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我就不在一一絮叨了。厌学的原因我帮你们找到了不少,家长们应该如何做就不用我教你们了吧?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