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理解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原理是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 显示全部
你认为罗森塔尔效应是不是影响了人们的判断和行为?这种效应是否会导致预期影响实际结果,或者只是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偏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和避免罗森塔尔效应所带来的影响呢?
发布时间:2024-03-18 14:24 0
回答数 3 浏览数 25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3个回答

今天也喝柠檬茶 今天也喝柠檬茶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

原理是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

赞同 0 0 回复
她的准男友 她的准男友

 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能够影响学生的表现和成绩。

 这个效应最初由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在1960年做的一个实验中发现,他在学生中随机抽取了十多名,骗老师们说这十多名是IQ测试中最优秀的学生,结果在学年结束后,这十多名学生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社会性的心理效应,指的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达到预期目的现象。

赞同 0 0 回复
用户1835107868561 用户1835107868561

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能够影响学生的表现和成绩。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源于一个希腊神话故事。相传古代普鲁斯国王皮格马利翁热恋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久而久之,他的真挚感情感召了上帝,上帝使雕像产生灵感,变成真人与他结为伴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用实验证实了这种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所以又称罗森塔尔效应。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实验者先对一所学校一至六年级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然后在每班中挑选一些儿童,挑选的标准并不是智力测验的分数,而是随机挑选。当研究者将所挑选的儿童名单给各位任课教师时,却被告知,这是一些特殊儿童,“有发展的可能性”,实际上完全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发现,8个月后,名单上所有的儿童,比其他儿童的成绩提高许多,教师也给了他们儿童,比其他儿童的成绩提高许多,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

这个效应对我心理触动很大。作为一线低段教师,对于刚进入小学校园学习的孩子,我们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更应该对孩子们充满信心,相信他们能成长得更好,打好自信基础。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