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社交恐惧症有哪些表现?能自救吗?

社交恐惧症患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自卑,寡言,鲜少与人接触。当你觉得自己是社交恐惧症患者,想要自救时,说明还有的救。最重要的就是敞开心扉,接纳他人,尽量避免自己处于孤独狭小的环境中,多接触外界的事物,培养兴趣爱好,一点点就会摆脱社交恐惧的状况。... 显示全部
我最近发现自己总是害怕和别人交流,尤其是在陌生人或者人多的场合下。我听说这可能是社交恐惧症,但是我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患上了这种病。患有社交恐惧症有哪些表现?我能自救吗?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克服这种恐惧吗?希望能得到一些指导和建议,谢谢。
发布时间:2024-11-16 18:14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36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幽灵244778586 幽灵244778586

社交恐惧症患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自卑,寡言,鲜少与人接触。当你觉得自己是社交恐惧症患者,想要自救时,说明还有的救。最重要的就是敞开心扉,接纳他人,尽量避免自己处于孤独狭小的环境中,多接触外界的事物,培养兴趣爱好,一点点就会摆脱社交恐惧的状况。

这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一种以过分惧怕社交活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恐惧反应是不合理的但无法控制,而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并极力回避社交活动,或带着畏惧去忍受,影响其正常活动。

社交恐惧症的核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所以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在三种情况:一种患者只害怕当众发言,还有一些患者对许多社交环境存在中等恐惧,最后一种是对很多社交环境都有强烈的恐惧,从当众发言到只是和其他人交谈,这些人是综合社交恐惧症患者。

社交恐惧症与内向的区别主要在内心体验上。

简单来说,内向的人感受到的更多是"害羞",而社交恐惧症患者感受到的更多是"焦虑"和"恐惧"。但社交恐惧症患者体验到的不是"害羞",而是"恐惧",他们会发抖、出汗、头脑混乱、眩晕、心跳加快,严重时,甚至导致惊恐发作。一般来讲,具有胆小、多疑、自卑、害羞、内向、依赖等人格特征的人群会比较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他们一般自尊心较强,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害怕被别人拒绝,亦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或者能力没有信心。

同许多疾病一样,社交恐惧症的患病原因与早期家庭教养方式有关。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管教过于严厉,孩子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成长逐渐养成了自卑的性格,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了影响。为了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例如给孩子报美术宝小班课程,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能够通过画作展示自己,和同学,老师交流,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因为童年创伤造成性格孤僻的一般都是社交恐惧症患者,对于这类朋友应该多给予爱护和关心,解决她们的难处。只要能够敞开心扉,了解到恐惧社交,拒绝社交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发自内心的与人沟通和交流,没有患者不能自愈。愿你早日摆脱这种状况。

赞同 0 0 回复
和谐丰盛心理孟淑芬 和谐丰盛心理孟淑芬

#心理咨询师说#患有社交恐惧症有哪些表现?能自救吗?这个问题,一般是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人中有这个困扰。

因为社交恐惧症通常起病于17~3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15岁,主要是青少年期和成人早期,且疾病的病程常呈慢性,约80%的人从未接受治疗。

准确地说,社交恐惧症,也叫社交恐怖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焦虑性障碍,其特征是当处在公共场所或与人打交道时出现显著而持久的害怕,怕被别人注视或否定的评价,担心在他人面前出丑或遭遇尴尬,因而尽力回避。

不知道提问者,是社交恐惧症中哪个类型的。因为社交恐惧症分为广泛型和特定型两种亚型。

广泛型

患者害怕并回避多种社交场合,严重者甚至长期脱离社会,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

特定型

患者害怕某种特定的情景,一般情况下可以没有症状,只有预期担心,担心将会遇到害怕的场合,或已经进入害怕的情景时会出现害怕和焦虑的表现。

在我咨询的个案中,有的来访者就是典型的广泛型社交恐惧症。其中一位学生,严重到高三开学不敢去学校,他说高中以来语文课课前演讲从来不敢参加,害怕同学们注视。上课最担心的是老师提问自己,因为老师一提问,明明自己会的题站起来后脑袋也空空了,低头不敢看老师更无话敢说。坐座位喜欢坐在最后一排,即便上课老师桌间巡视走到他身边,他都会感觉如芒在背般不自在。明明学得很好,考试却考不出相应的成绩。自述中考时就发挥失常,好在自己学得扎实,还是考上了重点高中。

他不上学的日子,大都宅在家,恐惧坐公交,空旷的场地……

父母看他开学不上学不出家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好说歹说劝去心理咨询。初次访谈,见他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即便说话也眼睛看向别处,50分钟时间,只是瞟了我几眼,说话虽有紧张还比较流畅,表意清楚明白……

经过几次咨询,回到学校上课学习。后来休息日又咨询过几次。渐渐恢复常态,可以放松的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参加活动。不然,他的决定是,宁可去深山老林靠劳力养活自己也不上学去人多的大城市感受因为恐惧见人等带来的那份内心煎熬。

由此可见:社交恐惧严重的人,一定要找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去疗愈。如果轻,可以自己尝试每天增加运动量,做冥想,脱敏训练等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和恐惧。做资格感练习,提升自我价值,锻炼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允许自己在历练中成长,走出困扰。

赞同 0 0 回复
风为媒 风为媒

看见人就不自在,不会说话,紧张,喜欢独处,这种病救不了,就跟欧洲很多大师一样,他们不去做无谓的社交,专注于自己的爱好,成就事业。

赞同 0 0 回复
生活来点心理学 生活来点心理学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焦虑症。

一般而言,社交恐惧症患者最大的担忧就是当众出丑:“相比没有焦虑症的人,焦虑症患

者在公共场合所经历的焦虑强烈得多。尽管很多患社交恐惧症的人即便感觉焦虑也暂且能

够忍受公共场合,但很多时候焦虑感太强烈以至于你完全回避这些场合。

一个典型表现是你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让别人觉得你有精神问题,会被认为是傻子或是

疯子。通常你是担心得过了头并且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最常见的社交恐惧症就是对公众场合发表讲话的恐惧。实际上,这也是所有恐惧中最常见

的。演员、演讲者、需要当众作报告的职业人、在课堂上演讲的学生,各行各业的人们都

会受其影响。相当比例的人们受到了公众演讲恐惧的影响,并且没有性别差异,它在男性

和女性中同样普遍。”

其他常见的社交恐惧症的表现有 :

◎害怕大庭广众之下突然脸红

◎害怕一起吃饭时噎着或喷饭

◎害怕工作时被被身边人关注

◎害怕和陌生的人一起上公厕

◎害怕在在他人面前签署文件

◎害怕拥挤的地方

◎害怕公开的考试

需要注意的是,社交带给人的焦虑感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只有当人开始回避种种社交活动

(例如团体会议、与人面对面交谈、日常聚会等),并且被这种回避行为干扰了日常生活

的时候,才有可能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此外,社交恐惧症有时也会伴随着惊恐发作,但是发作的起因并不是环境使你感觉难受,

更多的是因为害怕当众难堪或者被羞辱。惊恐也只在特定的社交情境下出现。社交恐惧症

在童年晚期或青春期就会出现。内向的孩子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来自于同伴的压力时,更易

患社交恐惧症。一般来说,这种恐惧症(如果不加治疗)会持续整个青春期甚至成人早

期,但随着年龄增长有减缓趋势。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赞同 0 0 回复
用户6762519376 用户6762519376

社交恐惧症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

第一,这种害怕或者焦虑必须发生在同伴环境中或者不仅在于成年人的互动时;

第二,个体担心自己会被评价为焦虑,脆弱,不理智,愚蠢,乏味,令人生畏,肮脏或不讨人喜欢。个体害怕自己会表现出焦虑症状(脸红、发抖。出汗、结巴,呆滞等)这些将被他人给予负面评价;

第三,社交情境几乎总是激起害怕或焦虑(偶尔的情况不能被诊断为社恐),出现预期焦虑;

第四,个体通常会回避令自己害怕的社交情境,或者是带着强烈的害怕和焦虑忍受这些情境;

第五,害怕或者焦虑被认为与负性评价的实际风险或负性评估的后果不成比例;

第六,病程通常至少为6个月;

第七,害怕,焦虑和回避显著干扰个体正常的日常活动(工作,学业),或者导致临床显著痛苦或社交活动等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系统脱敏治疗应用较多,它可以分为实景脱敏和想象脱敏。可以自己尝试做一下:

第一个阶段,是进行放松训练。

第二个阶段,请患者按引起恐惧反应的严重程度,依次列出相关诱发社交恐惧的情境的清单,然后从引起最弱的恐惧反应的情境开始,逐一让病人身处其中,或由其想象身处这些情境之中。每一步骤做到病人适应,感到彻底放松为止,然后再接着做下一个较令人紧张的情境,直至最强程度的情境也不引起恐惧为止。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