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的女人真成“豆腐渣”了吗?

我今年四十岁了,我真的成为了所谓的“豆腐渣”吗?我曾经年轻时充满活力,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让我充满自信和朝气。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还有吸引力,是否还能够保持自己的价值和魅力。社会对于四十岁女性的评价似乎总是带有负面的标签,让... 显示全部
我今年四十岁了,我真的成为了所谓的“豆腐渣”吗?我曾经年轻时充满活力,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让我充满自信和朝气。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还有吸引力,是否还能够保持自己的价值和魅力。社会对于四十岁女性的评价似乎总是带有负面的标签,让人不免产生焦虑和自我怀疑。我想知道,这种观念是不是真的存在,我是不是真的成为了“豆腐渣”?或许我应该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找到自信和自尊,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活出真正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4-02-16 04:15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14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小娇儿9459 小娇儿9459

四十岁的女人最有韵味

赞同 0 0 回复
明月my66 明月my66

今天早上,我在家臭美,我儿子说:“妈,你别美了,我们老师说女生过了三十岁就是半老徐娘了,怎么美都不漂亮了!我们老师还说,不让我们回家说,说了容易挨揍”[笑哭]

赞同 0 0 回复
老俞177829369 老俞177829369

不对,难道你没听人说过吗?女人四十一枝花。四十岁的女人经过恋爱、结婚的洗礼和滋润,她们的容颜虽然不再夺目,但顾盼之间却更具风韵,尽管她们腰身渐宽,但丰盈大气,神韵不绝。她们就像过午时的向日葵,没有少女般的孤芳自赏,却有阳光下金灿灿的成熟。像一首经典的老歌,依然有着扣人心弦的旋律,像一杯清茶,平淡中透露出缕缕的清香。

自强、自爱、自尊是永恒的魅力,女人如果再加上女性的柔美和一颗年轻而又美丽的心灵,就不会轻易的失去爱。只要女人自己不放弃自己,一生都可以美丽,命运永远都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婚姻和爱情也依然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香港著名影星张曼玉年轻时很美,但那只是一种单薄的漂亮,斗转星移,如今已年过四十的张曼玉又是另外一种美丽,眉目之间多了一份从容不迫,淡泊优雅的味道,岁月并不能让她老去,而只是给她时间,让她一丝一丝地散发出那迷人的韵味。可以说如今的张曼玉才真正地散发出了她独特的韵味和美丽。也可以说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四十岁女人的典范。对此,张曼玉说:女人的漂亮是上天赐予,但美丽是一种境界,当你穿越美丽缤纷的外表后,呈现出来的必然是精神的人生。

她认为女人最重要的是看心态,只有先赢得了自己的内心,才可以做到美丽,一定要把身心都放松,别为自己的年龄担忧,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美丽才会一直伴你左右,张曼玉用她经过时光雕琢的独特的美丽,告诉所有爱美的女性朋友们,40岁并不可怕,40岁的女人,真正的美丽才刚刚开始。

40岁的女人,精神有所寄托,心灵有所依附:一份称心可手的事业,一个成长起来的孩子,一个诗意盎然的家园,也许,正是这份绚烂,这份甜美,才能让她靠近秋天的门槛。

40岁的女人,依旧单纯、美丽、浪漫,她愿意在每一个清晨为心爱的孩子做一份可口的早餐,她愿意黄昏归来,和爱人一起聊聊趣闻谈谈天。她愿意在寒冷的冬天为年老的父母送去温暖和欢乐。她愿意在每个周末全家出动,骑上单车一同到郊外去游玩……

40岁的女人,不会再为世俗的名利,女人的虚荣而忙碌,周旋,把握的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和永恒的亲情。

40岁的女人,学识丰富,举止端庄,肩挑事业,家庭而副重担,富于创造,更善于思想的清点,不会看到秋天的草木而惊恐,因为她己愿望成真果实累累。

40岁的女人,美丽而不造作,风雅而不媚俗,虽然不再有娇美的容颜,但内在的智慧,悟性、修养和得体的着装,却塑造出一个脚步从容,尊贵自信的形象。

40岁的女人,不会拒绝秋天的莅临,内心依然阳光灿烂,因为她们保持了青春的完满,不枯朽、不衰竭、不凋残,她们要证明,年龄决不是青春唯一的检验。

如果说女人如花,那么40岁前盛开在外表,40岁后却盛开在内心,有着洗净铅华的质感美,具有更绚丽的光彩。

赞同 0 0 回复
老井台 老井台

女人一生美如花,四十岁的女人有着成熟的美,正如盛开的牡丹一样端庄秀丽大方。四十岁的女人不是“豆腐渣”,这个阶段的女依然风采迷人。

赞同 0 0 回复
苏眉细细说 苏眉细细说

开篇表明态度,我不赞成这种说法。

首先,漂亮是种消耗品,最容易逝去。

说四十岁的女人是“豆腐渣”的人,是按照女人的外貌来说的吧?即使按照女人的外貌来说,这个说法,在今天,也早已不合时宜。

大家都知道,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1949年以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40多岁,而如今,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8岁。而且,女性的寿命又高于男性,达到80岁+。

按照这个寿命来计算,女人40岁,正如中午12点的太阳,也如牡丹花盛放,正是最美的时候啊,明明是一朵花啊!

有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还好,这又不仅仅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尤其女人,年轻漂亮是种幸运,很多时候,可以走得更轻松些,拥有更多机会。

但是,美貌是最容易消逝的“易碎品”,再漂亮的人,也会有老去的那一天。从林青霞到张曼玉,谁也逃不过岁月的侵蚀。

只有融入骨子里的气质与才华,才是不断升值的“奢饰品”。

其次,漂亮只是系数,能力才是关键。

作家李筱懿说过:长得好看只是一个系数,这个系数乘以才华、阅历、智慧、性格、勤奋、眼界、自控力、教育程度等各项指标,才是一个女人在世界上拿到的真正得分。

容貌是一个人踏入社会的VIP通行证,可以受到一些优待,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手持VIP进场,不一定能跑赢全程 。真正能笑到最后的,是那些有才华,又肯吃苦积累的人。

影星袁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之前,袁泉出演《我的前半生》,即使演技全程在线,职场精英唐晶的形象深入人心,但还是有很多人吐槽说袁泉太瘦,且颧骨高、皱纹多。

的确,作为40岁的女人,再精致的妆容也遮不住眼角清晰可见的鱼尾纹。

面对网友的吐槽,袁泉微笑着正面回答了个问题:“契诃夫的一些话剧,必须是要四十岁以后的脸才能演的。”

有些东西,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阅历,经过持之以恒的打磨,具备了充分的能力,才可以驾驭。

第三,美貌令人赏心悦目,但真正令人尊重的,是一个人的成绩。

2018年4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做了一件看似与“新闻”报道很不符合的事:在其讣告栏目中出刊发了一篇60年前的“旧”讣闻。讲述的是20世纪著名的中国建筑师兼作家林徽因女士的讣闻和其一生的故事。

指出,如果不是他们的话,就不会拥有这么多中国古代建筑样式的记录,它们就不复存在了。

林徽因,这位民国女子,因为超群的气质和美貌,近百年来,成为很多男人心目中的女神。

但是,民国好像是个女神云集的时代,从林徽因、陆小曼到郭婉莹、苏青、张爱玲,哪一个都有与众不同。

但是,真正被人尊重和纪念的,是她们的作品和成就。

尤其是林徽因,她为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做得艰苦卓绝的工作,和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令世人瞩目。

为了考察中国古代建筑,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远离城市,跋山涉水,深入条件恶劣的乡村,住的旅馆到处是虱子,食物不干净,而且经常遇到土匪和暴动。

恶劣的条件,持续的奔波,林徽因甚至换上了肺结核,但她坚持工作、著述。

林徽因在论文中写到:

“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能把建筑论文写得如此诗意的,恐怕再没别人。

所以,《纽约时报》以隆重的形式,纪念这位优秀的古建筑学家。

一个女人,天生美貌是优势,但美貌是件太容易损耗的存在。

岁月流逝,那些越发引人注目的人生赢家,不一定是那些长得漂亮的人,而是那些活得漂亮的、智慧与品行兼具的知性女子。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