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答:双向情感障碍就是躁郁症,一下情绪低落,一下情绪亢奋,身上到处不舒服,各种躯体难受,各种乱七八糟的思维,心里狂躁的不行。反正没有一天是舒服的。这就是躁郁症的表现!在求助医院的同时,自己也要懂得自救,综合面对,我是孤舟,帮助过很多躁郁症抑郁... 显示全部
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在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方面存在障碍。他们可能无法正确理解他人的情感,也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我想了解双向情感障碍的症状有哪些?患者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相关的信息,谢谢。
发布时间:2024-12-09 09:36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19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孤舟正能量 孤舟正能量

答:双向情感障碍就是躁郁症,一下情绪低落,一下情绪亢奋,身上到处不舒服,各种躯体难受,各种乱七八糟的思维,心里狂躁的不行。反正没有一天是舒服的。这就是躁郁症的表现!在求助医院的同时,自己也要懂得自救,综合面对,我是孤舟,帮助过很多躁郁症抑郁症焦虑症的网友脱离过痛苦,多多看我的视频,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赞同 0 0 回复
生活之吻 生活之吻

双相情感障碍也称狂躁抑郁症,简称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患者躁狂和抑郁常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抑郁发作时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思考问题费力,兴趣活动减少,悲观厌世,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饮食差,睡眠差。躁狂时,病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无诱因的出现兴奋话多,食欲增加,睡眠减少,不知疲倦,情感高涨。以上两种情况交替发作,每次持续时间超过半个月,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因此,双相情感障碍具有隐蔽性,有时和正常人无异,但兴奋之余还隐藏着自杀倾向,必须引起家庭高度重视。

其预警是,在躁狂发作之前会有一次或数次抑郁发作,这是可以掌握的。对于这样的患者要做到五点:

1,鼓励患者应接受科学合理的治疗。   

2,配合饮食、锻炼,提高抵抗力。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适当的锻炼,保证正常睡眠。

3,保持轻松的心态。使患者心情放松,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学习或生活方面,积极接受治疗,这样不但好的快,而且预后不易复发。

4,给患者创造发泄的环境。医生要关心、富有同情心、安静地倾听,使患者清楚他的痛苦已被社会所接受了;

5,家人、朋友的精神支持,可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和提高其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1/1

赞同 0 0 回复
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

浙江新闻给大家小小科普一下:

首先,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它是一种可怕的心病。

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情绪频繁在两个极端里穿梭,一段时间极其狂躁,一段时间又心情低落谷底。

“其实这是很常见的心理疾病-双向情感障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有2%,但目前大家对该病的识别率还很低,尤其是该病多起病在青春期,往往会被家长误认为青春期叛逆或抑郁症来处理。”谢健主任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精力旺盛、睡觉时间短、头脑反应灵活、桀骜不驯等。而殊不知在躁狂状态的另一面就是抑郁,甚至会有自杀的念头,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状态让很多患者痛不欲生。

在临床心理科病房,有个叫小裴的女孩今年12岁。护士介绍,来医院时,她的双手手腕血肉模糊。入院当天除了母亲陪伴,还有一位年龄相仿的男孩。两个懵懂的孩子在病房里旁若无人地抱在一起。身为人母的病房护士长章启秀好心提醒小裴的母亲管管小裴,小裴母亲说:“怎么管,一管就说要死给你看,动不动就要割腕!”

还有一位13岁的女孩舟舟,来医院就诊时一直捧着手机玩游戏——王者荣耀。主治医师胡长春说,舟舟是位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性格外向开朗,学习成绩好。但上初中后开始莫名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学习也学不进,还经常有轻生的念头;但有时又很开心,像个话唠一样有说不完的话,但随后又变得暴躁。这两种状态交替发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差,有自卑心理,还开始沉迷游戏。由于和父亲关系紧张,舟舟只要看到父亲情绪就会不稳定。护士介绍,舟舟有过两次离家出走的经历,数不清多少次割腕自杀。看到鲜血冒出来,舟舟说感觉很舒服,终于得到了解脱。

为什么这些孩子会用割腕的方式?谢主任分析,他们是想用肉体的痛苦代替心理的痛苦,或者他们本身就想寻求死亡。

那心情低落就是抑郁症?不一定哦,双相障碍被误诊的概率很高

根据现代精神病学的观点,在门诊就诊的所有抑郁发作患者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属于“双相障碍”。但临床上,约有37%左右的双相障碍患者被误诊为抑郁症。

16岁的莉莉也是因为反复割手腕入院。

一年前,莉莉是门门功课全班第一的“学霸”,在父母心中是品学兼优、让人放心的好孩子。但随后,莉莉突然有了大转变:莫名其妙地不开心,睡眠糟糕,胃口糟糕,虽然在上学,但是上课听不进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慢慢地,情绪恶化到觉着活着没意思,开始反复用刀片割手腕。

1个月前,莉莉要求父母带自己去医院就诊,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后,慢慢有了笑容,话也多了,但却到了另一个极端——兴奋过头,控制不住讲话,抑制不住地想发火,又开始用刀片割手腕。主治医师胡长春说,孩子内心痛苦已经有一年,但直到成绩下降以及用刀片割腕才被父母发现。

13岁的小敏和莉莉一样,一年多前也是莫名心情不好,睡眠糟糕,胃口糟糕,有时还不语不动。主治医师胡长春说,两个孩子一开始都按照抑郁症治疗,当时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缓解了就都恢复上学。但后续依旧发病。“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为抑郁症的几率很高,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等使得病情恶化。”胡长春介绍。

如何区别呢?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双相I型情感障碍和双相II型情感障碍。

I型的诊断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符合躁狂发作的特征,在躁狂发作前后可以有轻躁狂或抑郁发作。II型的诊断标准为存在轻躁狂和重性抑郁发作两种症状。和I型不同的是,II型的躁狂症状较轻,而且有严重的抑郁症状。重性抑郁发作的表现为在持续的2周时间内,几乎每天都心情低落,对任何活动都没有兴趣,睡眠出现问题,自我评价过低,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等。

如果从未出现过轻躁狂或躁狂症状,就可能只是单纯的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家庭共性是什么?"父母关系不好"

谢健主任介绍,造成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较为复杂,社会环境、家庭教育都有关系。不过,双相障碍的孩子的家庭多半存在问题,父母离异的比较多,因为父母一方多伴有自身情绪性格问题导致家庭关系不稳定。父母关系不好,意味着家庭关系比较紧张,而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的负面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症状一般不典型,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突然性情大变、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成绩波动很大、人际关系差、沉迷游戏或者有自残行为,就一定要及时把孩子送到专业的心理医生处进行诊断。

相比其他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更为复杂和棘手。但是现在有很多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通过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调节生理的异常,再辅之以心理治疗,只要患者积极配合,完全能够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而且患有疾病的孩子如果家庭关系好,那么预后也会比较好。

最后,谢健主任再三提醒,对家长而言,最要做的就是多关心孩子。如果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尽量不要在孩子的青春期做出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抉择,尽量等到孩子成年后,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会降到最低。

“如果一个人童年幸福,长大后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长大后更可能复制痛苦。”谢主任说,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在重性精神疾病中排在首位。如果家长不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很可能抱憾终身。

赞同 0 0 回复
心理老师左叔 心理老师左叔

我是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老师左叔,我来回答你的提问。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答你提的“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的问题。

你所谓双向(应该是“相”,而非“向”)情感障碍,说法不对,它的精神病学名称应该是情感(心境)障碍或者双相障碍,既可以称为情感障碍,也可以称为心境障碍。这是,我在回答你的提问前必须澄清的有关情感障碍的名称问题。当然,这也不能怪你,你对此精神疾病名称的误解,与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度和识别度的普及有关。

第一,那么什么是情感障碍呢?

情感障碍,又称心境障碍,它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或者情感高涨或者情感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疾病,此类精神疾病通常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症状换届期间人的精神状态基本正常;症状发作较轻者通过治疗预后一般比较好。

第二,情感障碍既包括躁狂相,也包括抑郁相;一是躁狂发作,这是指患者出现心境高扬,与所处的环境不相称,可以兴高采烈,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容易愤怒、好冲动,情绪转换比较快,精力充沛、做事虎头蛇尾、思维奔逸,容易产生疑病观念,有些患者甚至发生意识障碍,严重的还可以出现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二是抑郁发作,是指患者心境低落,与所处环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状态;严重的可以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有些孩子自我评价低、无故贬低自己。常有活着没有意思的想法;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相又可以分为轻性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等几个抑郁症类别。

第三,情感障碍的治疗;无论是躁狂相的治疗,还是抑郁相治疗,都要采用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患者自我调节三者结合起来的治疗原则,这样有利于患者情感障碍症状的缓解,心理状态的改善,自我认知的改变;而且治疗要规范、持续,不能因为症状减轻或缓解就擅自停药,或者停止心理咨询,这样不仅对治疗无益,还会导致情感障碍演变成迁延性精神疾病。

希望心理老师左叔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心理老师左叔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对心理老师左叔的邀请!

赞同 0 0 回复
北京精神科主任张雅媛 北京精神科主任张雅媛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钟摆病),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但是,双相抑郁未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有报道37%的双相抑郁患者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双向情感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一:净化练习

  净化练习是可以帮助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剔除旧有思想,改变固有思维模式,从而净化内心的练习方法,效果非常明显,比较简单、明了。环顾四周,对所看到的事物或现象随机取样加以描述。

  双向情感障碍的自我治疗方法二:静心

  静心方法是可以清除负面情绪,敞开内心,找回生命的本真,你将能接纳自己,接纳社会,获得轻松和快乐。从身体的层面来说,静心更可以修复身体机能及植物神经,它所能带来的功效甚至是一些药物无法达到的。对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来说,静心是必不可缺的方式。这里的静心方法,是由老师为大家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静心方法“观息法”,此方法是心灵重塑疗法中的一种方法。

  双向情感障碍虽然是较为复杂的一种疾病,但也有轻、重之分。对于轻度双向情感障碍症状的患者,可以在不辅助药物的情况下,通过心理行为矫正得到改善,甚至得到自愈。对于那些重度患者通过上述的方法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