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科学实验?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非自愿变性的变性实验。所谓的科学家为了探究人类的”性别认知“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改变的。一对男双胞胎中的其中一个,被强迫装上阴道,改造成了女孩。虽然很残酷,但是也是他像噩梦一样的人生,让我们开始重新解读“性别认... 显示全部
在人类历史上,有哪些残忍的科学实验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这些实验是否是为了推动科学进步而进行的,还是违背了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这些实验是否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以及对这些实验进行者是否做出了应有的惩罚和道德谴责?我们如何从这些残忍的科学实验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
发布时间:2024-03-27 12:28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8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SME科技故事 SME科技故事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非自愿变性的变性实验。

所谓的科学家为了探究人类的”性别认知“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改变的。

一对男双胞胎中的其中一个,被强迫装上阴道,改造成了女孩。

虽然很残酷,但是也是他像噩梦一样的人生,让我们开始重新解读“性别认知”。

布鲁斯和布莱恩在妈妈怀中

这对双胞胎兄弟来自加拿大,出生与1965年8月22日,一个叫布鲁斯(Bruce),另一个叫布莱恩(Brian)。

在他们刚满半岁时,就被发现有包茎问题,于是妈妈就带他们去做了包皮切除手术。

坏就坏在这个手术,让布鲁斯的生殖器被手术用的电灼针给整个烧掉了。

你以为这就很惨了?更惨更可怕的还在后面。

布鲁斯的生殖器被毁了,父母自然也心急如焚,但是又没有办法。

毕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重建失去的男性生殖器官几乎不可能,即使是现在,新生的婴儿也不推荐做这种高风险手术。

所以现在要用什么方式养大这个孩子,是当他男生还是女生?又怎么解释他跟其他男孩子不一样呢?

十分焦灼的父母,自然也开始病急乱投医。

约翰·曼尼

在这个紧要关头,一个叫约翰·曼尼的生理学家就出现了。

就是他主持了这个残酷的实验,让布鲁斯从一个悲剧走向了另一个更大悲剧。

这位哈佛的博士专于性和心理领域的研究,在当时颇有名气,还经常活跃于各大电视节。

他极力推崇“性别中立理论”。

他认为小孩子一出生是没有性别概念的,孩子对性别的认知全来自后天的教育和环境。

如果从小对儿童进行“性别的再分配”,并加以正确的培养,他们都能摆脱原来的性别。

大概意思就是,如果这孩子一出生就告诉他,他的性别是男的,那他以后就是男性。

如果这孩子一出生就告诉他,他的性别是女的,那他以后就是女性。

当时,这位约翰·曼尼就是想找这么一对双胞胎来做实验,好作他”性别中立论“的有效数据啊!

在这之前他就做过多次”重新分配性别“的实验,不过对象都是一些双性人。

但是他还是觉得用双性人做实验,说服力不够啊!

这对双胞胎兄弟,多么完美的实验对照组。

他们有相同的基因、相同的家庭环境、甚至连子宫内环境都完全相同

毕竟如果这个天生的男孩能经改造变成女孩,他便能一举成名了。

于是别有用心的他,找到了布鲁斯的父母,软磨硬泡,信誓旦旦地说要帮助这个悲剧的家庭!

约翰·曼尼

扯不扯?

扯不要紧,最主要是当时布鲁斯和布莱恩的父母受这一套,完全信了啊,而且还非常积极地配合这位哈佛博士的性别实验。

他们让布鲁斯在22个月大时接受了性别重置手术。

从此,布鲁斯的睾丸被切掉,装上女性的外阴,并改名为布兰达(Brenda)。

左边布莱恩,右边是变性后的布兰达

做了变性手术后,曼尼博士没隔三差五就来看一下他的实验进展,并对布兰达实施一系列帮住性别认知的“后天教育”,想灌输给她一种她就是女性的错觉。

例如告诉他,男人和女人的差别,给她展示各种男性女性裸体照片,还经常将她和布莱恩脱光并拍照对比。告诉布兰达,她和布莱恩有不一样的生殖器。

在布兰达七岁时,曼尼博士就展示给她看一个妇女生下一个女婴的全过程。

图片出自曼尼博士的档案,在长期的服用激素之后,布兰达在12岁时甚至还成功长出了乳房。

更可怕的是,他还对只是小孩子的布兰达和布莱恩进行所谓的”性爱演练",说要让她建立一种更加强烈的性别认知。

具体怎么做?

大概就是要求布兰达张开双腿,让布莱恩趴在布兰达身上做“冲刺运动”。

布莱恩与布兰达

这对双胞胎才9岁,曼尼博士就对外宣称这个实验是成功的。

他把这对双胞胎化名为“John and Joan”发表了论文,并得出了“性别取向乃後天决定,与先天性别无关”的推论。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曼尼博士已经验证了“性别重理论”,这个理论甚至还主导了医学界三十多年。

事实真的如此吗?然而恰恰相反。‘

布兰达从小无论在思想还是行为上,都表现得更像个男孩,阳刚且叛逆,喜欢男孩子的游戏和玩具,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

因为性格原因,她从幼稚园起她就一直麻烦不断,她不喜欢跟女孩子玩,但是男孩子又因她是女孩子外表一直排挤她嘲笑她。

所以她整个童年几乎没有朋友,还经常跟同学发生矛盾。

布兰达与布莱恩

再加上曼尼博士多次的“后天教育”和“性爱演练”,这都给她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她一度表现出抑郁和自杀倾向

布兰达在进入青春期后,更是产生严重的性别认知障碍,每天都活在自我怀疑中。

然而,这一切事实都被曼尼博士有意的忽略或故意的隐瞒。

布兰达

在她不情愿地服用了一阵子的雌性激素药之后,布兰达的精神达到了崩溃的临界点

曼尼博士原本还打算在布兰达进入青春期后,对她作进一步的人工阴道手术

因为之前她排尿全都是靠在肚脐上的人工尿管完成的

进入青春期的布兰达

看着几度欲自杀的布兰达,父母亲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

原本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正常生活,现在的结果更是得不偿失。

从此,他们一家与曼尼博士断绝了来往,并把真相告知当了13年的布兰达。

几乎是在得知真相的同一颗,布兰达就已经决定再去做变性手术。

二度变性,布兰达也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大卫(David)。

变回男儿身的大卫

从此,他开始定期接受睾固酮注射,并切除了两个因为雌激素变大的乳房。

16岁时,他还得到了小时候拿起包皮手术事故的赔偿金。

用这笔钱,他开始接受阴茎再造手术,变回一个真正的男性。

23,他甚至还和一位女子步入婚姻殿堂,同时成为三个孩子的继父。

大卫步入婚姻殿堂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满,但是他的悲剧故事还没有结束。

...

他的兄弟布莱恩因为知道自己并不是家里的独苗,便开始与大卫关系不断恶化。

他怪责大卫在“布兰达”时期,抢走了父母所有的关注。

愤怒和抑郁在2004年把布莱恩击垮了,他因过量服用抗抑郁药物,不治身亡

做回男性的大卫

然而大卫也因小时候那些破事,学业没完成,只能混吃等死。

他只能依靠着这个不幸的故事,将故事版权卖给电影商,赚点钱。

但是,这些原本能让他过得不错的钱款又被其他商人卷走,妻子也因此要跟他离婚。

觉得人生无望的大卫,用一把猎枪对准自己的头部,结束了自己仅38岁的年轻生命

题目中问到,这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是有的,而且还不小。

因为大卫悲惨的一生让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类”性别认知“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的。

大卫这一类人的痛苦,也让理论越来越趋向于“由基因所决定的性别,不是后天能够轻易改变的”

过去犹太教的割礼中,也发生过大量事故使男孩生殖器缺,其父母给他们做了性别转换手术和女性激素治疗,但他们也大都表现出了典型的男性特征

现在科学普遍认为,在胚胎发育时期,就会有各种决定性别的激素分泌

这些激素不但可以使胎儿表现为不同性别,还能使其获得相应的性别认同

尽管孩子是在几岁后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性别,但其实这种性别认同早就在怀孕三个月内形成

然而,用一部分人的痛苦,来完成这个理论真的值得推崇吗?

关于大卫的书《As Nature Made Him :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girl》

然而到最后,一手制造“大卫”这个悲剧的曼尼博士,竟还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到指责。

他一口咬定大卫最后都不接受女性的身份,完全是怪他的父母太迟做决定,他说那时性别选择之门已经关闭了。

一个科学家爱上一个美丽的理论,并拼尽全力为这个美丽的理论掩盖丑陋的事实。

这才是这个性别实验最可怕的地方。

赞同 0 0 回复
光明科普 光明科普

谢邀


我想最著名的恐怖实验应该就是小艾伯特实验了吧

任何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一定都听说过。

1920年,华生从一所医院挑选了9个月大的小艾伯特进行了实验。小艾伯特的母亲是医院的奶妈,她不知道华生要做什么实验,只知道把自己的孩子给别人做实验每天可以得到1美元的报酬。

最开始,华生只是经常送给小艾伯特一些礼物,小白鼠、小兔子、小狗,小艾伯特很喜欢这些小动物。但其实这是华生对小艾伯特进行的一系列基础情感测试,小艾伯特对于这些小动物并不感到害怕。

于是两个月之后,在小艾伯特11个月大的时候,华生的实验正式开始了。华生把小白鼠放到小艾伯特面前,当小艾伯特触摸小白鼠时,华生就在小艾伯特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出响亮的声音,突然的惊吓让小艾伯特大哭起来。以后每次当小艾伯特想触摸小白鼠,华生都会敲响铁棒。几次之后,华生已经不需要再敲击铁棒了,只要把小白鼠放到他面前,小艾伯特就会感到非常痛苦,他就哭着转身背向白鼠,试图离开。

后来华生发现,小艾尔伯特对白鼠的恐惧泛化到了许多相似事物上:他开始对小狗、白色皮毛大衣、棉花、华生头上的白发以及圣诞老人面具等毛茸茸的东西都感到恐惧。华生的实验说明了恐惧情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的。

“小艾伯特实验”引发了学界广泛地讨论——实验的道德底线在哪里?此后,美国心理学协会公布了实验伦理规范,严禁进行违反伦理的实验。

在整个实验中,华生一直在寻找恐惧的联系,而没有为解除这些恐惧联系做出努力。华生虽然承诺用脱敏疗法治疗小艾伯特,但从未兑现,小艾伯特去世的时候,年仅5岁。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赞同 0 0 回复
Freshsprigpity Freshsprigpity

不忍直视的实验

大卫·彼得·利马诞生于加拿大曼尼托巴温尼伯,出生时名叫布鲁斯(Bruce),而孪生兄弟则名为布莱恩(Brian)。兄弟两个人在6个月大时,被医生发现有包茎(phimosis)的现象,因此在7个月大时做了包皮切割手术。1966年4月27日,泌尿科医生使用了非传统的方法“烧灼法(cauterization)”。但在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布鲁斯的阴茎被烧毁,且以当时的技术无法复原。 医生们选择不为布莱恩进行手术,而布莱恩的包茎也在没有手术的状况下自行痊愈。 布鲁斯的父母考虑到孩子未来的身心发展以及失去阴茎后的性功能,带他到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拜访约翰·曼尼先生。曼尼由于对双性人的领域有所研究,成为在性别发展以及性别认同方面等领域相当著名的一位心理学家。 曼尼是“性别中立理论”(theory of Gender Neutrality)的强力支持者。意即,孩童一出生心理并没有什么性别差异观念,性别发展是受到后天的社会学习影响。利马夫妇曾在加拿大电视节目《This Hour Has Seven Days》看过曼尼到论性别中立理论的专访。他和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一群先天生殖器异常的孩童后,认为阴道的再造比起阴茎更有可能性(在当时,阴茎重建手术尚未发展)。因此,曼尼说服利马夫妇将布鲁斯当作一个女孩来扶养。 于是,布鲁斯在22个月大时进行了性别重置手术,切除了睾丸(睾丸切除术)。就这样,布鲁斯从一名健康正常的小男孩,被改造成为一名女孩,并改名为“布兰达(Brenda)”。而约翰·曼尼则十年来每年固定访视利马家,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以及纪录观察结果。这个性别重置手术被心理学家认定为是一次验证试社会学习理论的绝佳机会,因为:

第一,利马兄弟为同卵双胞胎,而其孪生兄弟布莱恩,与布鲁斯具有相同的基因、相同的家庭环境,和相同的子宫内环境,是极好的控制组。

第二,这个手术是第一次尝试将一名完全正常的男性孩童彻底改造成为一名女性。

曼尼博士强迫这对孪生兄弟摆出各种性姿势,包括“thrusting movements”。事后,大卫沉痛地回忆这段过去,并表示他曾经被要求趴着,让布莱恩用他的胯下撞击“布兰达”的臀部,还被迫摆出诸如“正常体位”(missionary position)等,并进行摄影,或是要求这对兄弟脱光衣服进行“生殖器检查”。曼尼博士相信这种幼童期的的“媾交预演”(sexual rehearsal play)可以建立一个“健康的性别认同”。 此后数年,曼尼将利马的案例以“约翰/琼案例”(John/Joan case)之名发表,并将他描述成一件相当成功的性别改造案例,这个案例被用以支持“性别重塑可以在非阴阳人的正常人身上实施”的说法。曼尼写到:“这个小孩的行为完全就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明显地和他孪生兄弟的男孩子气迥然不同。 但根据曾在曼尼实验室的学生的说法,在发表这篇文章之后,曼尼每年仅访视利马家一次,而利马家也对实验室谎称实验的成功。 他的孪生兄弟布莱恩后来罹患了精神分裂症。 大卫从22个月大到他的青年期,都是由当时手术开于腹部的开口排尿,并且服用动情素以促进胸部发育。后来,曼尼强迫他的家人必须让“她”接受安装人工阴道的手术,利马家庭断绝了与曼尼博士的联系。大卫·利马(布兰达)认为曼尼博士给的建议并不是治疗,相反地,是一种伤害。在失去与利马家族的联络之后,曼尼并没有发表任何有关这个案例的进一步研究,也从来没有承认这个实验是失败的。 二十年后,大卫与约翰·科拉平托写下了对于曼尼博士的控诉-当他以“布兰达”的身份生活时,“她”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女孩。她被同侪孤立和霸凌。“她”不喜欢褶边的洋装,或是试图让她变得像个女孩的女性贺尔蒙。在她13岁时,“布兰达”开始萌生自杀的念头,并告诉父母如果再让他见到曼尼,她可能会选择自杀。1980年,利马夫妇告诉“布兰达”性别重塑的事实,以及内分泌学家和心理医生所给予的建议。

“布兰达”在14岁开始,决定以一个男儿身生活,并将自己改名为“大卫”(David)。1997年,大卫接受了回复性别的手术,包括注射睾固酮、乳房切除术以及两次的阴茎重建手术。1990年9月22日,她与珍·芳婷(Jane Fontaine)结婚,并成为她三名儿女的继父。

后来,性学家米尔顿·戴蒙说服大卫将自己的情况公诸于世,以阻止其他医生继续对其他幼童进行性别重塑的手术。1997年,他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了戴蒙,并引起了国际间的重视。12月,大卫的故事由约翰·科拉平托发表于《滚石杂志》。并在《性别天生》(As Nature Made Him: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Girl)一书中更详细的说明此一事件。

赞同 0 0 回复
推子 推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美国政府曾秘密展开过一项实验,当时的美国政府在今天的马绍尔群岛的北部,进行了几十次的核试验。

但美国政府的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马绍尔群岛当地的居民,结果核爆产生的粉尘迅速扩散,很快就蔓延到了一大片的地区。

由于核爆产生粉尘带有致命的辐射,所以在核辐射的影响下,岛上的居民开始出现脱发,牙齿掉落等症状。

而且在之后的数十年当中,岛上出生的孩子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理缺陷,另外岛上至少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出现了不同器官的肿瘤和癌症。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的话,这个实验可能永远也不被人们所知,美国政府也肯定不会自暴家丑,

但在核试验的之后的一段时间当中,正好有一艘日本的捕鱼船在马绍尔群岛附近,结果核爆的粉尘也落到了捕鱼船上,在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之后,美国政府秘密的核试验终于被曝光。

但当时的美国政府和日本政府,都非常默契的选择了沉默,即使是大量的人受到了核辐射的影响,两国都三缄其口,不吐露半个字,

一直到半个世纪之后的2004年,一些重要的资料才被正式解密,但核辐射造成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了,它不仅导致了大量的人受到伤害,也彻底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赞同 0 0 回复
起名废的二次元日常 起名废的二次元日常

说一个心理学方面的吧。

照片上的小家伙叫做小艾伯特,当时他只有8个月零26天大。从拍照那天起,他开始收到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送来的礼物——耷拉着耳朵的小狗用鼻子蹭着他的衣服,小猴子在他面前沿着绳子跳舞,小灰兔安静地依偎在他的怀里,还有一只小白鼠绕着他转圈。

  看着这些新鲜事物,小艾伯特嘟起小嘴,睁着圆鼓鼓的大眼睛,摇头晃脑地打量着周围。他甚至主动伸出手,想摸摸那只小白鼠。

  一切看上去都很温馨,直到送礼人约翰·华生教授悄悄躲到小艾伯特背后,用力敲响了事先悬挂在房中的钢棒。一记响亮的“咚”声吓到了小艾伯特,他“剧烈地抽搐”,但沃森没有停止,他又敲响钢棒,小家伙开始“紧闭嘴唇,身体颤抖”,这还没完,华生冷静地第三次敲击钢棒,小艾伯特终于趴倒在坐垫上,哇哇大叫。

  这些看似恶作剧的行为,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也最富有争议的实验之一。心理学家华生希望通过观察小艾伯特的反应,把巴甫洛夫从对狗的研究中获得的认识应用到人的身上。他和助手选定了在大学收养所做保姆的哈丽雅特·莱恩的儿子,在1920年对他进行超过3个月的实验。

  华生认为,乖巧的小艾伯特“镇定且被动”,“实验对他的伤害应该很小”。

  对于单亲母亲莱恩来说,让孩子参加这项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实验,每天可以换了1美元的生活费。

  直到今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还会在课堂上看到华生拍摄的实验影片。在短短几分钟的影片里,他趁着小艾伯特不注意,戴上长胡子的圣诞老人面具,凑到小家伙的面前,孩子立即惊恐地睁大眼睛,撕心裂肺地哭起来。可还不会走路的他没法逃跑,只能用胖胖的小手抓着坐垫,努力把身体别过去,低头避开那张令他害怕的脸。

  “如果通过他们,我们能够发现根除恐惧的方法,那么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面对质疑,华生这样回应。

  此后,美国心理学协会公布了实验伦理规范,严禁进行违反伦理的实验。事实上,华生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为了保护实验对象,他没有使用婴儿的真名,而是为他取了个代号“小艾伯特”。这似乎是他为保护这个实验对象做出的唯一努力了。

而小Albert到底怎么样了呢?

证据表明,他几乎一出生就重病缠身,绝不是像华生所说的那样,”normal, healthy, [and] well-developed“。而且证据是如此明显,以致于不能相信华生先生自己不知道这一点了。并且不知道是不是华生先生的原因,他在五岁时去世了,死亡证明书上注明的死因是脑积水。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