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厌学该不该辍学?

不建议辍学,可以和学校协商为孩子办理病休,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做最终决定。办理病休,只是缓兵之计。核心问题是解决孩子厌学问题。要找到孩子厌学原因,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帮助孩子做出正确选择。厌学并且已经到了准备辍学的程度,那么这个年龄段应该是... 显示全部
作为一个家长,我很担心我的孩子极度厌学会不会影响他的学业发展,该不该考虑让他辍学呢?我该如何帮助他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呢?
发布时间:2024-06-14 04:48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20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夏夜的果果 夏夜的果果

不建议辍学,可以和学校协商为孩子办理病休,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后再做最终决定。

办理病休,只是缓兵之计。核心问题是解决孩子厌学问题。要找到孩子厌学原因,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帮助孩子做出正确选择。

厌学并且已经到了准备辍学的程度,那么这个年龄段应该是初中生或者高中生了,家长和老师也必定苦口婆心的劝慰很久了,道理讲了,后果也说了,但没有起到作用,孩子依旧厌学,甚至有了辍学的想法。

现在怎么办?夏夜的果果建议如下,供你参考:

01.家长要保持良好心态,切不可急躁,打骂责备孩子,要对孩子厌学有正确认识。

何为厌学?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生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的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据资料显示,对一所中学638名学生进行调查,20%的学生回答对学习不感兴趣,43%的学生认为学习内容枯燥乏味,19%的学生不愿意上学。

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孩子厌学产生辍学念头,家长切忌大骂、责备、挖苦孩子,否则,只会把孩子越推越选,等到孩子关闭沟通的心门,再打开就非常难了。

02.家长要理解关爱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寻找厌学原因。

我没有用关心,而是用了关爱,爱这个字,就是父母与子女亲密无间沟通的最佳粘合剂。有了爱的力量,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向家长诉说厌学原因。狄更斯说过,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孩子厌学原因,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自身四方面找起。

1.家庭因素。

孩子出问题,根源其实在家长身上,孩子出现厌学,就是我们家庭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孩子厌学,首先要从家长身上找问题。

不会教,凭经验教,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长错误的说教,唠叨打骂让孩子厌烦学习。

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过分注重孩子成绩,让孩子抗拒学习。

父母专制,不给孩子自由的空间,父母管的宽,管的死,孩子易发生厌学。

家庭不和谐,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闹,影响孩子学习,或是孩子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导致孩子厌学。

2.学校因素。

受到校园欺凌,感到害怕恐惧,逃避上学。

和同学关系不融洽。由于性格因素,和同学不能友好相处,发生矛盾,没有很好的处理,同学们不喜欢与他玩耍,缺少同龄人的关心,感觉在学校呆着没意思,从而厌学。

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说了过头的话,做出了过激行为,引起孩子反感,不愿意与老师接触,最终发展成厌学。

3.社会因素。

读书无用论,对孩子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中,这种因素最为常见。孩子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不知道是该打工还是去读书,产生迷茫焦虑,长期就会有厌学的情绪。

4.自身因素

学习成绩差,从而厌学。智力因素、没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合适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方法,孩子本身懒惰,导致学习成绩差,自信心下降,从而厌学。

结交了不良少年,受朋友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喜欢上学。

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没兴趣。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为什么而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机械应付,遇到困难就容易逃避。

沉迷游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如果你想毁了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孩子沉迷于游戏而放弃学习。

03.尊重孩子,寻找解决办法。

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寻找专业的人士帮助,解决好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他树立正确观念,让他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厌学,就是心理发生了问题,要从根上帮助孩子打开心结,莫要讳疾忌医。

家长自身要做出改变。一个不快乐的妈妈,养不出快乐的孩子,一个只有焦虑的爸爸,也只剩下一个焦虑的孩子。孩子是父母情绪的忠实承接者。家长的改变往往比孩子的本身改变与成长更为重要。家庭和睦,夫妻关系融洽,父母积极向上,改变自己不恰当的育儿方式。如果可以,和孩子一同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孩子寻找兴趣爱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的出路不只考大学一条路,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文化课学习,为孩子寻找一项感兴趣的技能进行培训,有谋生技能,也是一种选择。

做好家校沟通。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问题,协商解决办法。实在不行,换个学习环境。

重塑学习兴趣。孩子厌学,不知道学习的意义,那就用社会现实来教育他。有个爸爸就是这样做的:你不想上学,可以,和我去农村挑大粪,挑到第三天,孩子已经求饶,还是上学好。孩子十五六的年纪,长的人高马大,其实内心还是孩子,没有认识到生活的艰辛。苦口婆心的说教抵不上社会的洗礼,让他去干干洗车工、洗碗工、去农村干干农活。让孩子看清社会现实,重新认识学习的目的。

孩子厌学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原因也不是单方面的,家长要耐心用心,和孩子共同攻克厌学这个敌人。

我并不赞成孩子辍学。寻找厌学原因,积极解决问题。孩子尚未成年,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学历太低也不利于孩子在社会立足。学习不仅是学习文化,职业技能培训也是一种方式,寻找适合自家孩子学习内容,为孩子赢得光明的未来。

赞同 0 0 回复
正齐华章 正齐华章

你好,我认为,不管孩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厌学,都应该细细的查找原因,集多方力量进行解决和挽回,而不应该彻底辍学。

如果是厌学程度已经达到“极度”,那也应该是采取短时间的辍学。这个辍学,是为了解决真正辍学而不得已采取的方式,是为避免引起孩子走极端而采取的暂时离校,家长一定要和学校商讨好,只办理“病休”,且双方都要严格保密,不让孩子知道,让孩子觉得已经脱离学校,与学校再无瓜葛,没有退路了。

然后,再分析孩子厌学的原因,首先考虑孩子是否身体上出了毛病,如果是神经衰弱体力不支或者是其他的病情,都应该帮助孩子积极的治疗,一切等养好身体再说。如果身体健康,只是好逸恶劳,懒惰成性,嫌学习受苦,喜欢懒散自由,享受坐享其成,吃睡随心,不受约束,那么,最好的办法是领进农村,包几亩地,挥锄抛地,或者进建筑队,搬砖拉水泥,干一阵子,看看再说,如果干的开心,享受体力劳动,那就是真正的厌恶动脑,自然厌学,强迫也白搭,干脆就挑孩子喜欢的专业,转学技术类技能类方面的学校,比如学厨师、学焊接、学修理等都行。硬性强迫,容易抑郁,厌学变成厌世就不好了。

如果干苦一点的体力,不能坚持,又想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了,那证明之前的厌学是有外界原因的。比如

一、与老师之间的矛盾

最大可能是因为打扫卫生呀体育运动呀等体力方面的活完成的不好,受到班主任老师的当面批评,自己感到没面子,像受了羞辱一样,不想学习,讨厌老师,讨厌学校,进校门就有压力,极力逃避。这种情形家长可以和老师沟通,班主任可以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多做些表扬,增加他的自信心,同时家长也要有意的让他多做家务,参与体育运动,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培养他的勤快劲,机灵劲。

二、与他的学习成绩的关系

厌学的情绪,最初的可能是学习成绩太低,得不到学习带来的自豪感和开心感,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看到书就发愁,成绩更糟糕,如此恶性循环,极度厌学了。出现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发现,采取课外补习或其他什么手段,尽快赶上来,实在不行,就采取留级(当然,为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也得瞅孩子有病时或家里有什么变故时,帮孩子插入下一班级),要做得让孩子感觉是“不得不”留级的,这次要抓紧时机,帮孩子不掉队。

三、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也有的情况是某些个别班集体里有个别学生,拉帮结派,故意孤立某个同学,拿某个同学的穿着或其他习惯,引其他学生集体嘲笑,挖苦,以此取乐,如果老师发现得迟,制止得迟,时间久了,被孤立的孩子会受不了,影响心情,影响学习,最终厌学。所以家长要养成经常与孩子谈心的习惯,让孩子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及时与你吐露,这样你就可以与老师反应,不良习气及早得到遏制,结果就会改变。

四、与外界诱惑的关系

也有的孩子玩游戏上瘾,上课听讲分心走神,人在教室里,大脑还在游戏里奋战,不仅厌学,沉迷久了,迷途不知返,还会厌食,最后成为只为游戏而活的人。所以,极度厌学,就算辍学,也得搞清楚,辍学以后,去哪里?往哪个方向发展?不能是这边辍学,那边一头扎进游戏不出吧。

外界的诱惑很多,上学期间的孩子们根本把持不住自己,很容易沦陷。

我的一个同学,平时对孩子管教很严,学习也抓得很紧,很少受外界干扰,可就是有一次,她有事脱不开身,拜托她的楼下帮忙,接人家的孩子时顺便连她自己的孩子也一起接一下,等她回去了,再领上楼。结果那天,正好是楼下那个孩子过生日,人家约了好多亲朋,定了饭店,吃完又去了ktv,她的孩子也全程参加了,很晚才回来。她等啊等,孩子终于回来了,她一阵千恩万谢,把孩子领回家去,没和孩子进行一点交流问候,就把孩子撵回书房,赶紧叫孩子学习,写作业。本来孩子有一肚子话想和她讲,结果,变成了无处可说。孩子的思想以及心情根本还在兴奋状态中,哪能一下子平静?这一晚上,他根本静不下心来,他从来没参加过这么大的场面,没想到世上有这么快乐的地方,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这一晚,他“想多了”。

至此之后,他上课走神,自己多次溜去ktv,最终厌学,直接去KTV应聘上班,直到老师和家长联系,孩子已经逃学多时,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每一个家长都是孩子的监护人,监护他的安全,监护他的成长!最好从小培养学习兴趣,让他爱好学习,主动学习,不要产生厌学情绪。但一旦厌学了,要及早找到原因,及早纠正,实在纠正不过来,极度厌学了,千万不要勉强,逼得他厌世,一切都更加严重更加麻烦了。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

赞同 0 0 回复
万山飞鸟 万山飞鸟

不该,这个社会已经制定好规则了,这是你在社会环境中必须要经历的路,就好像你在南极这个地方必须要经历风雪,改变不了,就接受吧。辍学可以,但不是最佳选择,享受好读书的过程,不是学到多少,而是在读书过程中你怎么处理问题的。

赞同 0 0 回复
行走在教育的大路上 行走在教育的大路上

一切问题需要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源。是学业、是压力、是与教师或同伴相处?

我认为导致辍学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学业成绩因素,孩子长时间得不到学业的成功感,导致自卑心理,再加之同伴的嘲讽与教师的责备。

二是外界事物的吸引导致辍学现象的发生,比如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活在游戏的世界里,自由自在与学校的严格管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了辍学现象的发生。

赞同 0 0 回复
小满地理教育 小满地理教育

如果是义务教育阶段,法定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不能辍学。如果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可调整其感兴趣的专业知识。总之,得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不能放弃学业,须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