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你对“悟”这个字的理解,什么叫悟?

悟,对我来说是一种顿悟或者领悟的状态。当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者困惑的时候,有时候会突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或者意义,这种突然间的领悟就是悟。它不仅仅是理性上的理解,更是内心深处的一种体悟。你对悟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显示全部
悟,对我来说是一种顿悟或者领悟的状态。当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者困惑的时候,有时候会突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或者意义,这种突然间的领悟就是悟。它不仅仅是理性上的理解,更是内心深处的一种体悟。你对悟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发布时间:2024-02-16 04:54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55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清奎1231 清奎1231

悟,由吾心组成,吾也是我的意思,悟道出的是我心的东西,也就是说自己的内心深处得到的感觉和内心深处给出的答案,才称得上是悟!

记住,听来的,学来的,看来的,规定来的,习俗约定来的,家长老师教育来的,都不是悟,都是自己内心以外的东西。

人生要以悟为主,就是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而得来的内心深处的感觉为主,其余的都是参考,不能做为自己判断的标准,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悟出来的,

这样才能找到真我,才不会人云亦云的生活,才算活出自己来,

悟需要静心,悟需要时间,悟需要主见,悟需要智慧。

赞同 0 0 回复
才思敏捷孔雀ySx 才思敏捷孔雀ySx

万事俱悟,明白就好😄。

赞同 0 0 回复
委光火 委光火

走路释“悟”

作者|魏耀煌

“悟”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词语,就是了解、领会、觉醒的意思。但真正对一件事要“悟”出一番道理,“悟”出一股正能量,“悟”出一语人生真谛,得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

就以“走路”来说,这是平常不过的事。笔者以“走路”为例,谈谈对“悟”的理解,是否能“悟”出点滴新意。

儿时在老家上学,中心小学离村子较远,为了不迟到,总是走近路,抄捷径,不想弯那几步路,在没人的时候就从别人的庄稼地里走。久而久之,好端端的一块完整的庄稼地,中间却走出来一条“敲硬”的近路。那时不懂事,踩坏了别人的庄稼不心疼,现在一“悟”真感羞愧。

进城读书了,经过公园上学,总会看到一些人患我小时候走“近路”的毛病,不走铺着石头的路,却从草地上走到另一头,把绿茵茵的草地糟蹋得不成样子。我心疼一“悟”,真的好像鲁迅所说,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了解,这些人不走平路,而要“过草地”,是因为走“近路”,可以省时省步。我琢磨,你既是散步,锻炼身体,多走几步不更好吗?

其实,放开眼睛,用心观察,不难发现除了人想走“近路”,还有万事万物也会走“近路”。电走近路,电哪个地方短路,电流就不会前行了,它就回头了,前面的电灯就不亮了。水走近路,哪个条路最近,它就走哪里。如果哪个地方的河堤决了口,它们就不走远路了,立马从缺口一泻千里,从不“拐弯抹角”。几何有一条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你抛一块肉骨头出去,狗不绕圈子,直接从你身旁直奔过去。

于是我就思考,这人也好,物也好,怎么就都想走“近路”,不想“舍近求远”,是不是走“近路”大有裨益,助你事业成功呢?

事实上,很多方面我们想走“近路”不一定能走得通,不一定有好结果。电走“近路”,不能发光发热;水走“近路”,也许永远到不了大海;人走“近路”,结果“捷径”没走成,还耽误了“前程”,甚至出大事。有的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偏要闯红灯,跨越马路中间的护栏。社会上时兴“速成班”,什么作文速成班,英语速成班,武术速成班等等,结果没学到真本事,还花了大笔的钱。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读书学艺,耕田耙地,创造发明都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你千锤百炼才能学到过硬的本领!

回忆求学时光我就深有感悟。当年在学习上,我有一个“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坏习惯。平时不复习,不积累,一到考试就“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结果脑子“饱和”,杂乱无章,什么也没记住,考试成绩并不佳。我还有这样的体会,在解数学题时,一旦用了简便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表扬就欣喜若狂,满足于走“近路”的解法。殊不知,你走“远路”,用了较为复杂的方法,你就会去探研简便的方法,品尝出奇制胜的解题乐趣,领略数学园地的美丽风光。因此,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你想走近路,“一劳永逸”那是不成的,不妨长途跋涉走走“远路”。

有什么办法让人或者物不走“近路”而走“弯路”呢?我“悟”来“悟”去,“逼”是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逼”自已改掉不好的学习习惯,“逼”自已优秀,自已“逼”自己,乐意接受父母、老师的“逼”。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跑掉,没有什么东西去逼他,他就不想改变自己的惰性。让电不走“近路”,你就要安装粗号保险丝,逼它走“远路”。让水不走“近路”,你就要加固堤坝,逼它走“远路”,黄河的九曲十八弯就是那些大山大岭逼出来的。让孩子不走“近路”,做家长的要学习孟母“断机杼”的教子方法,让孩子懂得读书像纺纱织布,纱要一寸一寸的纺,布要一尺一尺的织,书要一页一页的读,切忌浮躁,走马观花。当然,我们做事如果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有了好方法,走“近路”也能达到目的,当然也是好事。

莫走近路是比较而言的。虽然我们常说,“要尽量少走弯路”,可是在求学的路上不走“近路”,走一点“弯路”,受一点挫折,吃一点苦,未必就不是好事。还是马克思说的好,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让我们还是去“舍近求远”,尽量走一走“弯路”,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通过平常走路“悟”出了“走近路与走远路”的一番辨证哲理,所以说悟是一种感觉,一种境界,是一种身心达到“更上一层楼”的高度。

赞同 0 0 回复
天天归零 天天归零

感谢提问。怎么理解“悟",什么叫“悟”?实话说一般不会对没主题内容的单个“悟”字而多叙。

但在下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这个“悟"字,而略表一表,“悟”这字,应是对人生某个问题的思维,最终得出结果。现单从字面解释这个“悟”字,古人很有智慧发明了这个“悟”字,左边有竖心偏傍指心,右侧上面为“五”字,暗指:眼、耳、鼻、舌、身。下面为“口"字,单指“嘴",上下合为“吾”,暗指“我",合称为“悟”字,而这所谓的“悟”字,暗示人闭前五识(五官),不用眼看、耳听、鼻嗅、口谈、身手脚触等,只可用心意会来对某个问题的思维,称之为:“悟”,也称:悟心、领悟”,此近义,而产生“悟”的作用。

若从“觉悟"二字和合来讲,也就是用心对某个问题领悟或参透生命本源的人,可称之为“觉悟"者,(谓真觉者必破我“吾”),但人在觉悟之前,还是要用心自“悟"的,以上皆名为“悟"之妙用。供考之,谢谢!

赞同 0 0 回复
圈层论者 圈层论者

悟,一个心,一个吾。

悟,就是“我的心”的意思。悟就是掌握了我的心,明白了我的心的意思。

观察这个字的左右结构,是不是像一个人旁边立着一个“竖心”。就像一个人拿着一把武器一样,武器立在旁边。

当你安全掌握了自己的心,你就悟了。


心是什么呢?

心,是连接灵魂与头脑的工具。是一个协调的工具,沟通的工具。是一个cpu中央处理器。

只有悟了,你才能更好的让灵性和头脑的智能一起合作工作,处理信息,处理问题。看透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一个人只用头脑思考是不全面的。必需要用心思考。用心思考,你就是上升到了更高的维度看问题。所以,悟的人。要更容易看清问题。看透本质。不只看表面,不轻易相信。不妄加判断。


散闲观点,仅供参考。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