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心理问题怎么治疗?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们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父母却在等我们的一句感谢。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我就是那个曾经一边哭一边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小孩......为什么说不... 显示全部
小时候的心理问题在治疗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4-07-23 23:02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54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金金鎏鑫 金金鎏鑫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们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父母却在等我们的一句感谢。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我就是那个曾经一边哭一边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小孩......

为什么说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因为童年的创伤影响大脑,影响人的一生。

婴儿出生以后,虽然大脑的框架大部分已经形成,但是链接各个部位的桥梁还没修好,这个桥梁就是神经元,孩子到三岁的时候,修桥资金才到位,才开始大量的修桥通路,而且它也不是全部一起修,因为它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的资金,它只能是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修,直到整个交通系统全部修完,才能形成一整套复杂的神经回路。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讲要25到30岁才能真正完成。

那么是什么来决定哪些桥梁先修哪些后修呢?

那就是基因和孩子的经历和记忆。

人的大脑有一个“内瘾记忆”功能,那什么是“内隐记忆”呢?

“内隐记忆”就是,不需要刻意去想才能想起来的,是人在过往的经历中自然而然的就留存在脑子里的记忆。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而且不会忘记。

那么基因呢,大家都知道基因是遗传来的,天生自带的,就像有些孩子性格内向,有些性格外向,它有天生自带的成分,但是它跟经历和记忆是相互作用的。

比如这个孩子本来就有忧郁基因,如果他的成长环境很美好,父母对他有足够的关心和爱护,经常带他去运动,学习音乐,那么他的这个忧郁基因就会被锁定,不会呈现出来,那么代表音乐、运动、快乐的桥梁就会先修;

相反,如果他的成长环境很恶劣,父母对他忽视、虐待、不管不问,那么他的忧郁基因就会显现出来,就会形成:天生+环境=更忧郁,那他只能是在家里被骂,在学校被欺负,他没有反抗的勇气,那么代表抑郁、痛苦、失落的桥梁就会先修。

那么这个桥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经常去的桥梁,路况越熟悉,交通越顺畅,大脑就更愿意在这儿花钱投资,就变得越来越好;那不常去的桥梁呢,大脑就懒得投资,不想维护,路坏了也没人修,堵车也没人管,那么这条路就慢慢被废掉了。

因此大脑的原则就是:越用哪根神经就越发达,越不用就越迟钝。

所以这就是:经历决定大脑,大脑影响一生。

那么小时候的心理问题该怎么治疗呢?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论原生家庭的真相,痛苦纠结的亲生父母之痛。

文章的意义就在于:要让你明白,我们的亲生父母并不是官方的、书面的、歌唱的那种父母,那种父母只是通过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加工,赋予了光环的父母,那只是大家塑造出来的一种理想和向往的心中的父母,那并不是真实的父母,你只是受了官方的、书面的、歌唱的影响,天真的以为那就是真实的父母,所以你就自以为父母就应该是那样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以为的父母只是你自己以为的,而父母却未必就这样认为,所以你不要以歌唱的那种理想化的父母去看待和要求你自己真实的父母,如果他们做不到你就会很痛苦,因为你无法接受他们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你只有接受事情的真相,才能以平常心去看待自己的父母,接受父母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只有你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才能看透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你才能真正走出来。

那么在这里,我也想对这些身而为人的父母们说:

如果你只是一个只注重自己感受的人,就请你不要随便结婚生子;如果你不幸已经结婚生子了,那么就请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生只有一次,没有后悔药,你不能用自己的自私换孩子一个千疮百孔的童年。

赞同 0 0 回复
弈童成长 弈童成长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要看你说的心理问题是什么?是早期心理创伤导致的焦虑反应,在现有的环境诱发?

要去探究真正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可以用认知或行为方法去重构。

这个心理问题是什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影响生活和睡眠。管理不好自己情绪吗?还是有强迫、恐惧?

解决的办法有很多,房树人也可以探究原生家庭带给他的感受。

愿你有前进一寸的勇气,可以察觉到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

你这个问题很大吗,小时候多小算小时候?你的记忆是你真实的记忆吗?

皮亚杰说过,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后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为这些孩子习惯满足于他人的意愿,喜欢讨好父母,甚至连自己高兴还是生气都不是自己的真实感受,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有个爸爸找我做咨询,说他家有个孩子比较胖,亲戚朋友一和他开玩笑就生气,说胖姑娘你怎么不减肥啊,爸爸就来找我说你能不能给我家孩子做个咨询告诉她不要生气,不就是开个玩笑说她胖吗?

我说这我可做不了,人家生气是人家的真实感受。

所以小时候的一些情节或者记忆一定会影响到今天的你,这些心理问题有些可以通过重构去改变认知。

赞同 0 0 回复
A无人区 A无人区

重头在经历一次!

赞同 0 0 回复
宏姐说心理 宏姐说心理

其实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哪样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自己可以化解,并与之共舞,这也可以的,如果已经阻碍了你的工作,影响正常的生活,那么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疏导与疗愈:

第一步,看一些心理类的书籍,了解自己心理的来源。

因为除了特殊事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指个人在某个时间段,因经历、目睹或遭遇到,强烈情绪的心理与身体伤害,所导致的心理疾病以外,基本上成年时期的心理问题,都是小时候创伤未得到疗愈,而导致形成的,所以先看书,进行自我了解。

我首先推荐的是:约翰·布雷萧的《家庭会伤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机》,这本书能让你快速了解自己心理问题,是在小时候,什么类型问题形成的。其次推荐海灵格和萨提亚两位老师的书,他们都是家庭心理治疗在国内,运用比较多的心理疗愈技术。

第二步,在初步了解自己的问题后,寻找同类问题的心理成长小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在本地(网络)的相似问题的,同类心理成长小组里,有导师协组进行问题的疏导,有助于自己对心理问题有进一步的认知与认识,并能得到相应的部分心理疗愈。问题比较轻的,在团队辅导中,就可以得到化解,若问题较深的,就需要进行第三步的,个体心理咨询。(或是听一些相关的线上线下课程,进行自我疏导)

第三步,寻找匹配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问题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都特别多的,你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更深层的幼儿期心理创伤修复,在你经历以上两步之后,对自己问题有一定了解,然后与不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简单的互动后,选择适合你的咨询师,进行个案辅导,这能让你更深层的儿时心理创伤,得到较大的疗愈。

第四步,若你感觉自己问题较严重(幻听、幻觉、被害妄想、自杀倾向、情绪不受控制,经常想哭泣等行为),或是心理咨询师建议到精神科做检查

那可能说明,你的心理问题较重,已经变成心身问题时,就需要到精神类医院或科室,进行更深一步的检查,有必要时,可能需要辅以药物,再配合心理咨询,才能更好的协助你走出自己的心理问题。

加油,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

我是宏姐,专职心理咨询师,擅长分析并疗愈各类心理问题,愿成为你心路上的良人。欢迎粉我。

赞同 0 0 回复
莎莎57381 莎莎57381

找专业的心理医生看。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