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行孝要及时谢谢邀请。日常与朋友聊天,常常听到后悔的话,说是自己年轻时,虽然也常常想照顾好家中已老去的父母,却因工作忙或为照顾年龄尚幼的孩子,却忽视了对父母的照顾,等老人去世后,自己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深地体会到父母的恩情,想报答父母之思,父... 显示全部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家庭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有时候,子女希望照顾和孝顺他们的父母,但却发现父母却不等不侍。这可能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要求与子女自己的生活和需求不同,也可能是因为父母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帮助或照顾。这种矛盾让人感到困惑和痛苦。我想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种矛盾和困境,或者如何平衡自己的需求和对父母的责任。
发布时间:2024-06-11 21:11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36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春日之虎 春日之虎

谢谢邀请。日常与朋友聊天,常常听到后悔的话,说是自己年轻时,虽然也常常想照顾好家中已老去的父母,却因工作忙或为照顾年龄尚幼的孩子,却忽视了对父母的照顾,等老人去世后,自己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深地体会到父母的恩情,想报答父母之思,父母却已到了天国,有时想起来会痛心疾首。有这种想法的人,在现实社会中是很多的。

过去说父母在不远游,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为生活只能背井离乡,只能将年老的父母留在家乡,守着父母过日子的确是不现实的,但做为人子,做为一个有孝心的人,这不应成为借口,如果真有孝心,总是会有办法的。

如果在外条件好了,把年老的父母接到身边,好好照顾父母,让父母晚年有个幸福的生活。如条件差,常回家看看父母,给父母经济上照顾,把用于玩的节假日用在回家看父田上,也是对父母心灵上的安慰。

有首歌唱的好“常回家看看,那怕帮妈妈揉揉肩”,只要心存孝心,孝顺的办法总会有的,怕只怕人无孝心。

中华民族是最讲孝道的民族,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不应该受外来文化的错误影响而丢了孝文化的优良传统。父母老了,乘父母还在人世时,尽尽自己应尽的孝顺,使父母有幸福的晚年生活,才称得上是一个人。不要等父母去了,才后悔万分。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就是在告诫我们,父母在时要好好孝顺父母,不要等父母去了,自己年龄大了,才想起应孝顺父母,这已经晚了,而且将不孝顺的心也很可能传给了下代,而自己也可能面临父母曾面临的情况。

赞同 0 0 回复
驴德水 驴德水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说出了其中的无限的心酸无奈;

这句话主要说的时候是在古代,儿子在外拼搏,父母在家,儿子成功的进度却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在当下这个掏空6个钱包买房子的时代,这种情况是完全不存在的;

大部分人一辈子人都要背负各种贷款,处于高阶层的人,父母的养育自然不在话下,处于底层的就很难了。

赞同 0 0 回复
野狼AOE 野狼AOE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侍这句话的意思为树将停止摆动,但风却刮个不停,儿女恋赡养父母,但双亲都不在人世了。

赞同 0 0 回复
天山桐姥6T2w 天山桐姥6T2w

年少时,没能力孝顺父母,等有能力了,父母却不在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