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集,常用摸手交易的方式,这到底啥意思?

农村大集,常用摸手交易的方式,这到底是啥意思?这个我见的比较多,作为一个黄牛大县,每天都有看到买牛卖牛的和牛经纪打交道,他们之间的交易方式就是摸手,这种袖里吞金的交易方式,我们老家叫做“抠指头”,有的地方叫“搭手”,“捏指头”,“捏码子”,... 显示全部
农村大集,常用摸手交易的方式,这到底啥意思?我小时候听爷爷说起过这些传统的习俗,但现在却完全不了解了。这种交易方式跟我们平时在商场购物有何不同呢?是不是代表着我们现代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脱节呢?我很想了解一下这种交易方式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希望有人能够给我解惑一下。
发布时间:2024-02-29 22:08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19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辰的 辰的

农村大集,常用摸手交易的方式,这到底是啥意思?

这个我见的比较多,作为一个黄牛大县,每天都有看到买牛卖牛的和牛经纪打交道,他们之间的交易方式就是摸手,这种袖里吞金的交易方式,我们老家叫做“抠指头”,有的地方叫“搭手”,“捏指头”,“捏码子”,属于一种行业交易方式,买卖不成仁义在,但不明面透露行情。

说白了是一种行话,说是摸手交易也不全对,有时候牛经纪和买牛卖牛的农户也有口头交流或者表情交流的,也会点头或者摇头。这个貌似和哑语也有相通之处。我们老家的牛经纪,曾经透露过“抠指头”的行业用语,竖大拇指代表1,捏7叉8,勾6拳5,123就是数指头。但貌似各地的摸手习俗也不一样。看过一个说法,有“巴掌5,挠挠6,捏着7,叉子8,钩子9”的说法。

举个例子,比如你也懂摸手抠指头,然后牛经纪陪着卖牛的客户来了,客户也相中了你家的牛。然后牛经纪就会跟你摸手,要么伸到你的袖子里,要么用草帽遮挡着。人家客户只出1万块,牛经纪传达意思,就会捏着你的食指,表示的就是1万,如果报价是1万2呢,就捏你食指一次,然后在捏你食指和中指一次,就是1万2。这个数不能说是1千2或者1百2,因为是牛这样大牲口,一个食指代表的是万。

对于为啥农村人大集交易要用摸手方式?有很多种说法,都有道理。先说第一种,说的是农村人要面子讲情分,不好意思抹开脸面谈价钱,就只好找中间人牛经纪谈价格,但不能明着说,只能打暗语抠指头,这样的话即使谈不拢,也不伤和气,买卖不成仁义在嘛。

再一种说法是,以前卖牲畜都是农民拉到集市上专门的牛行去,人多嘴巴杂乱。但行有行规,打暗语比较隐秘,成交了什么价钱外人也不知道,免得有人哄抬物价争抢生意,还一个是安全问题,财不露白,免得有心人惦记卖牛农民的钱财,半路见财起意。最后一个说法有点玄乎。说的是大型牲畜比如牛羊,能听懂人说话,尤其是要卖掉它们的时候,如果它们听到了会很难过。以前的牛都出力,然后卖掉了一般都是卖肉了。

我的猜测是,这种摸手交易方式,还是因为出现了中间人以后才有的。这种人叫经纪人,比如牛经纪。牛经纪就靠吃买卖双方差价吃饭的人,因此为了防止别的牛经纪的恶意竞争,才发明了摸手交易方式,慢慢的形成了一种行业暗语。有时候,牛经纪和卖主在袖子里拉扯不停,急头白脸的模样,那是在讨价还价,还不是为了多赚些差价。

赞同 0 0 回复
味哎儿 味哎儿

(0,用拳头表示,图上0的手式是七的表示,大拇指伸出拳是10的表示)

在中国各个民族当中,都有大小集市。

小集市是在一个村庄里进行的,并且以周边的各个村庄轮流进行集市。

大集市就有一个固定的地点,到了相关的日子就开始这个大集市了,差不多,方圆五六十里地的人都知道这个集市,所以方圆五六十里地的人都去赶这个集市。从而因为人多就成为大集市。

除了某个相关固定的日子以外,绝大多数的集市都是逢初一与十五举行举办。当然也有分二四六八与一三五九的,隔几天办一个集市。

不论什么样的集市,原本都是大集会,不做买卖的。

真正的集市集会,就是走亲访友的日子。

因为一个人群人口多了以后,要分散到远方去居住。这就是人口的分支。

当一个人群的人口越分支越多的时候,也就离得越来越远了。如果时间久了,互相就不认识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中国古人就开始了这个集会。也就是到了一个特定的日子,不论居住多远的自己人群,在某个地方汇聚一下。如果居住在附近,就是十里八村的互相串串门。形成了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的轮流办集会的现象。

所以,分散居住,到了一定日子汇集在一起,载歌载舞的,度过这个日子,就是集会了。

只不过汉人地区现在不是这样的了,而做起了买卖。

少数民族地区的花儿会山歌会那达慕,等等都是这样的集会。

只不过花儿会山歌会成了谈恋爱的年轻人的集会了,所以对山歌,抛绣球,丢香囊。

那达慕大会,现在成了比一下自己家的财富,和自己家的技能的大会了。

但是汉人居住区各个集会,虽然做些买卖,突然有走亲访友的内容在里面。所以举办集会的村庄里的人要为来访人的准备饭菜招待人家。

这就是人群居住于社中,在特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地点机会。

这就构成中国式的:社会概念。

而欧洲人的社会概念,则是整体人群当中,有各行各业的分工,构成社会一词的概念。

而现在中国文章报纸上说的社会概念,是不在工作单位工作时,或者是无工作人员以及游玩的人,甚至乱窜的人,这种状态称为社会。

所以,这种社会概念下,就是社会很复杂,社会很危险的叙述了。也就是离开工作单位,离开学校等单位,进入满大街流窜的人流当中,就是步入了社会。

汉人的集会里的做买卖,分为赶集和赶会,两种。

而,做牲畜买卖的,不能用嘴说的方式问具体的价格,谈买卖的时候要用手摸,并且手是被遮住的,不让别人看见。

用一只手表示买卖的价格,并且讨价还价,会不会这样做,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不是行家了。

但是做这种买卖的人要有一个经纪人。也就是卖主和买主不见面,不亲自交谈交易的价格。而是有一个中间人,往来与买主和卖主之间进行价格的传递,进行商谈价格的。

因为交易牲口,是一个大综买卖,需要有中间的证人,防止牡口到了别人家说是偷来的。

买卖做的大了,利润也就高,所以不能把自己的底价叫别人看见,叫别人知道。因此不能明说,更不能吆喝大喊。

所以就遮住手,用摸手的方法讨论价格。

因为是行家的话,一看牲口长得怎样,就可以估计出一个大概的价格出来。弄不清楚的就是卖家能卖多少钱。相差的距离就是几百元,甚至几十元了。因此可以用一只手表示出0~10的数字出来。

因而行家一摸手就知道具体的价格了。从而买方可以出个价,卖方出个价进行讨价还价了。中间经纪人收一个经纪费作为证明人,万一有人说偷来的,他可以证明不是偷来的。

新中国以后这个经纪人有一个票据是由政府颁发的,买卖成功以后,就把个票据开给买方,就更加公正的证明不是偷来的。

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赞同 0 0 回复
天道若龙 天道若龙

这是旧社会遗传下来的一种"潜交易"形式。据了解主要是包括三个意思:一是这是新中国建国前一一旧社会延续下来的一种市场交易方式。例如甲卖牛要20元,乙公开只还价l2元。丙相中了这头牛,想插一杠,15元撬走这头牛。丙与甲相互把一只手伸入对方袖管内,用手指头代表数字,相互用指语讨价还价。这种交易方式,除了甲丙外,其他人看不见,也听不到,故称"潜交易"方式。

二是潜交易是对显交易的一种补充形式。旧社会是个重农轻商的社会,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交易方式除了当事双方当面侃价(显交易’方式外,别无其它形式。倒逼出一种袖手指语的"潜交易"方式。

三是据说在边远地区还保留着这种交易方式。今天的我们对此有个了解,也就更加懂得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就像见到牛耕田一样,也算是一种怀旧吧!

赞同 0 0 回复
驿动星期六 驿动星期六

在40年前,我经常在农贸大集上见到这种交易方式,这是古代几百年流传下来的一种交易形式,绝大多数发生在交易双方和中间人之间,在古代叫牙行,相当于今天的经纪人和中介。

意思就是通过中间人把这桩买卖撮合交易成功,他的好处是避免了买卖双方因为价格谈不拢,使得生意没有回旋的余地,如果撮合成功,中间人可以从中收取中介费。

在过去。为了避免其他售卖者或者购买者互相竞价竞争,中间人都会单独报价给需要撮合的双方,在千人万马的大集上,又怕别人听见看见彼此的报价,所以就用隐蔽的手势表达价格数字,俗称摸手。一般都会用衣服,或者褡裢,或者在袖筒里,彼此讨价还价,已达到不被别人发现而产生竞争的目的。

在过去,牙行的人都属于地域性的权威或者霸道者,不管是来大集买东西的和卖东西的,一旦被牙行参与,基本都会不同程度的带有气势性,对买者或者卖着来说,只要差不多合理,基本都能成交,对于那些贩卖的行内人,牙行也不会过于太狠,而对于那些远道而来的陌生客,牙行都会狠宰一笔,这些外来客因为人生地不熟,明知道吃亏也会认可,属于一种无奈的成交。这就应了那句俗话,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言外之意就是欺负外地人,具有很强的地痞性。

而在现今,他就属于中介,经纪人的角色,都属于无本生利的嘴皮子生意。

关于摸手的数字表达,如下图;

现在在我国西部的一些牲口市场还有流行这种交易方式,其他的大额交易市场也有这种经纪人,但大多数都是交易双方直接面对面协议商定价格的。

其实,就是背着别人谈价格的一种方式,无所谓好不好。

人就是这样,一样的货物,一样的价格,有中介就能谈成,而直接自己谈,就难以成交,所以,中介经纪人的存在还是有好处的,只是双方多增加一点支出而已,虽然也有欺行霸市之人,随着法律的健全,基本都是抱着和气生财的路子去赚那份嘴皮子钱。

仅此而已……

赞同 0 0 回复
李中科 李中科

我的回答:这种交易方式在我们陕南有些地区的过去存在。那主要是农村大家畜,牛,马,羊等的交易上使用,而且是懂行的行业圈子内人士应用。因为这种交易方式存在欺诈,蒙骗的行为。不是懂行的老手一般不用这种方式。我也是略知一二。

农村大家畜的个体价值随时期在当地有个大行情,即个体价格。这类个体的价格一般都在数百元至万元以上人民币单位。其交易行规也是只在十元以上论价,不用元,角,分的人民币单位。大母指可代表大数,食指中指食指小指均代表小数,五指捏在一起代表五数。行话:几大,按货物的行情,可以代表几千元,几万元。几小可代表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以此规,摸价时,需配合口头表示:几大,几小,或再加几小。比如,一大(一万),一小(一千)再加一小(一百)或一千一百一十元。

至于为啥用这种交易?

首先这种交易多是伢子(经纪人)采用。一,为了价格不让别人知道,以此显示这种行业的神秘性。二,为了方便经纪人从中在交易双方提取中介费。

(原创文)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