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语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无才便是德,光有想法没啥辙。一旦机会条件在,半边天外任蹉跎!“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古时男权给妇女的精神枷锁,认为妇女再好的才学始终还须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做到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便是无才就是德谢... 显示全部
为什么古代的人会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呢?这句古语中的“德”究竟指的是什么?是指品德端正吗?还是指才德兼备?为什么女子如果有才便不被看作是有德呢?这句古语的背后可能蕴含着一些古代社会对于女性地位和角色的看法,也许需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值得思考的是,这种看法在当今社会是否依然存在影响,以及我们对女性应该有怎样的认知和态度。
发布时间:2024-10-09 17:16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25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晓风151952888 晓风151952888

女子无才便是德,

光有想法没啥辙。

一旦机会条件在,

半边天外任蹉跎!

赞同 0 0 回复
唐廣文 唐廣文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古时男权给妇女的精神枷锁,认为妇女再好的才学始终还须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做到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便是无才就是德

赞同 0 0 回复
我不像坏小孩 我不像坏小孩

谢谢邀;

虽说这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禁锢,但也不排除有些才女的某些做法确实不妥。

大多的“才女“,都不会安于现状,她们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从大才女“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私奔,到“武则天“的谋朝篡位,还有“李清照“改嫁后又离婚的事情。包括民国名暖“林徽因”“陆小曼”等。无不说明这个问题,虽然这些事情都有原因,却与传统相悖。

中国的传统,对女人的要求是“三从四德“,好女人要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内助。而一些才女,却总会抛头露面,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就背离了当时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所以才有了这样一句话。

这也是现在一些高学历女人不好嫁的主要原因,本人是就事论事,女权主义者勿喷。

谢谢朋友的阅读,祝健康快乐。

赞同 0 0 回复
张帆77153983696 张帆77153983696

谢邀。为什么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的上边还有句话:男子有德便是才。完整的说就是副对联。出处有说是孔子夫人说过,有的说是清人张岱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还有说是明末陈继儒说过,到底谁第一个说的,好像没有定论。爱谁谁吧。至于‘’才‘’指啥也是莫衷一是。有说是指才学,有说是指。。。。。。

古人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男人有才学有知识就是有‘’德‘’,女人正相反,女人没有才学,没有能力,顺从男人就是有‘’德‘’了。古代是‘’男权‘’社会,自然得这么鼓吹,否则女人有了‘’才学‘’有了知识还不得翻了天了?其实就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而制造的舆论,为了压制奴役妇女制定规则,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江山社稷而张目。这种论调的余孽在当今的社会还有影子,只是不敢明目张胆的鼓吹罢了。社会新闻,八卦逸事,都有所反映。当今社会男权式微,女权地位提升,男女平等,各占半边天,反应了社会的进步。男女都受教育,都为社会做贡献,古人鼓吹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从面上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但要警惕有些人骨子里头的封建意识死灰复燃。以上是我的答案。

赞同 0 0 回复
123老梅吳楣福 123老梅吳楣福

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话由来已久,纯粹是一种封建意识。在封建社会,男女分工明显,男人奔事业,女人搞家务,相夫教子。女人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家庭和睦,儿女孝顺,让丈夫无后顾之忧,这的确积了"德″,但不能参与社会工作与活动,丧失了外事才能。说到底,就是女子不能到家庭外拋头露面。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