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摆脱心理阴影?

这孩子去看心里理医生,孩子对所谓的心理创伤是没有概念的,就像留守儿童不会觉得自己可怜,在他们心中爷爷奶奶或从小陪伴自己的人就是至亲,而对父母的概念就简单的是书本上的“父母”最好的方法就是消除伤害来源、比如离婚、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者把孩子当成... 显示全部
我家孩子最近变得情绪低落,总是容易受到挫折影响,我很担心他陷入了心理阴影中。我该怎么帮助他摆脱这种状态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吗?
发布时间:2024-10-15 02:53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31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手机用户杨晓红傻丫头 手机用户杨晓红傻丫头

这孩子去看心里理医生,

赞同 0 0 回复
默心理 默心理

孩子对所谓的心理创伤是没有概念的,就像留守儿童不会觉得自己可怜,在他们心中爷爷奶奶或从小陪伴自己的人就是至亲,而对父母的概念就简单的是书本上的“父母”

最好的方法就是消除伤害来源、比如离婚、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者把孩子当成家庭不满的发泄对象。

真的想帮助一个孩子走出阴影,就多给他点真实的关怀(根据孩子的创伤原因对症下药,孩子的心理创伤容易被时间愈合,只要不反复对孩子造成同样伤害),如果是外人——不要整天嘴上重挂着可怜、同情,这会产生心理暗示,让孩子觉得自己可怜,产生人们都应该去帮助他,这样错误的思想。

赞同 0 0 回复
平衡车特搜 平衡车特搜

1、父母放下焦虑,耐心陪伴。

父母首先疏解好内心,不必刻意回避创伤,也不必故意反复提起,甚至不需要刻意的更爱、更关注孩子,就像往常跟孩子自然相处,多点时间陪伴。

2、与孩子共情。

如果孩子有意愿表达,无论ta流露出什么情绪,家长一定不要指责,不要批判,也不要急于提意见。

而是坚定地告诉ta,我了解你的痛苦,了解你的感受,你受委屈了。

_

3、脱敏治疗。

等孩子情绪平复了,可以和他进行情景演练等方式,让他回到创伤中,并在演练当中告诉他,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保护自己。

一遍遍的演练,会慢慢让孩子对创伤脱敏,而且也学习到了新的东西。

4、如果父母还是无法帮助孩子,请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

凉凉和小溪:用绳命在养娃的辣妈,热衷从育儿日常中小角度看世界的老女孩。欢迎关注,一起成长,一起飞。

赞同 0 0 回复
刘669108 刘669108

谢谢邀请,我刚写了篇这方面的文章,部分内容如下:

在物质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低落,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因此对中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我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谈谈心理干预的方法:

 

个案基本情况

陈某是八年级的学生,女,15 岁,学习生活习惯较懒散,性格倔强,有过激语言,缺乏自信,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她就越和你对着干。

一、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她进行观察,发现她有以下表现: 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

二、              辅导过程

1、树立信心,激起动力,和她进行情感沟通。

我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了解她心里都在想些什么,学习上有什么目标;对于她存在的缺点,就给予安慰;并给她指出她的优点,而且给予表扬,帮她树立信心。

2、寻求家长配合,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通过家长会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同时还要通过家访,家长学校讲座等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

3、鼓励同学多关心她。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为她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

4、多元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她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陈某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她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她以正确的评价,把陈某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使她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三、              辅导效果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该同学的性格有所改善,经常看到她溢满笑容的面孔。没有了心理问题的困扰,她的学习更得心应手了。作业书写工整、干净,上课时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找老师交流。以前,她孤独,自卑,现在有了一群知心朋友,平时也能主动去帮助同学。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家长反映她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

四、辅导感悟

1.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而教师在工作中要化被动为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及时辅导,以促进其尽快转变。

2.在辅导过程中要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构建起师生之间信任的关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形成良好的氛围,这样的教育和辅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学生的心理辅导的工作,需要老师、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共同配合。

 

赞同 0 0 回复
给棒棒一个苹果 给棒棒一个苹果

简单 那个有阴影的事 不要总提起 最好一次也不说 让他忘了就好了!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