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他越来越自信?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从工作经验上说,我认为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建立自信,家长可以尽早关注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而不要在发现孩子缺乏自信时,希望能有什么好的补救措施。为什么低龄段儿童容易建立自信?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已经在经历自信和自卑所带来的不同... 显示全部
如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我想知道应该采取哪些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越来越自信。有没有一些特别有效的教育技巧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呢?
发布时间:2025-01-08 04:48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16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幼儿园张老师 幼儿园张老师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从工作经验上说,我认为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建立自信,家长可以尽早关注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而不要在发现孩子缺乏自信时,希望能有什么好的补救措施。

为什么低龄段儿童容易建立自信?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已经在经历自信和自卑所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了。低龄段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是直观的、单一的,个人需求容易得到满足,因此在一件小事上的成功感都能带给孩子很大程度上的自信和愉悦。

我记得我儿子学走路的时候总是很害怕。有一天,他突然踉跄着在我和他爸爸的保护之下走了两三步,并顺利到达爸爸的怀里,家里所有的人都用一种无比强烈的喜悦情绪表扬他:宝宝太棒了,真能干啊!那时候他只有一岁多,话都说不利索,但是看到所有人给他竖大拇指,也被家人的情绪感染,笑得合不拢嘴。有了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孩子似乎瞬间自信心爆棚。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胆怯,而是积极的往前走,结果很快学会了走路。

所以说,对于低龄段儿童来说,自信心的产生不需要过于深度的心理活动,小小的成功体验就可以让孩子拥有自信。

另外一方面,从小就多次的、频繁的感受到成功感,进而产生自信心,这种自信会逐步内化为幼儿持久的、自发的自我认知。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长大之后的自卑情结。

如何从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关注儿童安全感的建立

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安全感建立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卑的孩子,家庭关系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问题的。或者父母的管理过于冷漠严厉,或者父母婚姻关系出现状况,或者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经常争吵。在成人看来,给孩子生活的保障就可以了,但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对外部环境是有感知的,家庭关系的问题对孩子心理上会形成压力,最直接的就是缺乏安全感。这就好比一个将军身后的军队人心涣散,他拿什么自信去和敌方作战呢?

教孩子学习自理技能

孩子的不自信都体现在集体之中。幼儿园是孩子进入的第一个集体生活环境,刚入园的孩子不需要学习知识,需要的是自己照顾自己。以前幼儿园有个孩子,因为来自四二一结构的家庭,所以家长比较呵护,换句话说就是什么都不会,为了帮助这个孩子,老师给予了他很大程度上的关注,比如:喂饭、穿衣服等等。但是,这个孩子没有小伙伴。因为孩子们说:我们不跟他玩,他可笨了,什么都不会。虽说童言无忌,孩子们的话还是深深地刺激了孩子的妈妈,她觉得大家孤立了他的孩子,而这个孩子也确实缺乏自信,他总是不自觉地想要依赖老师来做事,或者会说:老师我不会,老师我做不好怎么办?我们常常说:孩子进入幼儿园要迈出独立第一步,这绝对是有道理的,从自己照顾自己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寻找培养自信的关键事件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这种感受:孩子一直不自信,因为一次成功的在集体前的讲话,或者参加了一次学校的活动取得了奖项,立刻就会变得自信起来,并且对自己获得成功的这件事非常有兴趣,还有可能发展成为自己的特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事件的作用。当家长发现孩子明显不自信的时候,不妨找一找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关键事件。

以前我们班有个小女孩,特别内向胆怯,也不愿意说话,自己安安静静的可以坐一整天,我发现她有一个长处,就是画画不错,涂颜色特别认真。有一次,我们要布置环境,我特意把她画的一幅画用镜框装起来挂在墙上,并且特别对全班小朋友讲了一下她的画哪里好,为什么会被挂起来,这孩子在我说话的时候无比认真的看着我,能看出来她特别高兴。后来她就对我非常信任,每次画画活动,我都鼓励她介绍自己的画的内容,这样次数多了,她越来越自信,也开朗起来了。我还推荐她参加了绘画比赛,可想而知得了奖,孩子欢呼雀跃,我也发自内心的为她高兴。

这里我还要说一点:很多时候,家长们都会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对于低龄段儿童来说,比赛的意义不是得奖,而是建立自信心的练习,家长一定要有这样的心态,孩子才能越来越自信。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会起不同名字的奖项,比如:最佳合作奖、创意奖等等,保证人人有奖,就是因为奖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体验成功,建立自信。

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能说、会说是建立自信心的重要途径。记得我小时候也是个很自卑的孩子,幸运的是家里书很多,所以我有一定的阅读量,也就连带着有点能说会道。就是现在是个大人了,很多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好像两面人,当着众人说话的时候意气风发,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走下台来恨不得立刻躲起来别让别人看见。我想有很多孩子和我一样,就是羞怯,就是不愿意成为焦点,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就会变得自卑。但是如果从小就训练很好的语言表达力,就是要到众人面前去说话,去表达,即使只是在那个瞬间是自信的,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是助益非凡的。

就分享这么多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赞同 0 0 回复
Super啄木鸟 Super啄木鸟

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一个自信满满的出类拔萃的人,所以,很多父母把培养自己的孩子,放在人生的首位。

这样的父母的思维是超前的,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我就把陪伴自己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做法分享出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或者是她,不会说话但是感应,眼神和哭闹的时候,都是孩子们心灵的表现,父母那时候,不能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而是用语言去忽应孩子的动机。

我儿子六个月那天开始,我们就告诉他你坐着不要动,给你取鸡蛋吃,二天以后当我们空手出现他面前,他大哭起来,当我把手里鸡蛋,拿出来瞬间,他开心大笑。

这就教会儿子,懂得语言表达,让他知道坐着不动,如果爬起来,会摔倒或者掉到床底下。

在儿子会玩玩具的时候,孩子的好奇心想拆开看看,就告诉他你可以拆开,拆开的时候,要按顺序放,记住哪个是先哪个是后,然后才能自己安装起来。

这时候我是不会帮忙的,只是看着他自己操作,当他实在安装不上了,指点一下孩子哪里错了,他马上安装好了,但是他会牢牢记住,错在哪里?这个效果非常好。

题主能提出来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超前的合格的家长,在陪伴孩子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中,都要引导他或者她,自己去做事情,但是,发现孩子做法不正确的时候必须,马上纠正过来。

这里必须说明一下,如果孩子做错了,或者学慢点的时候,做家长的千万不能说;看看你,怎么这么笨,什么也学不会!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下一步自己还可以吗?

对孩子要耐心,更多的是鼓励式教育,这个鼓励和溺爱孩子是二码是!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处理事情的自信,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者是表现、负面情绪。

我曾经回答问题说过一句话,每一个人即使你,拥有一座城,如果你教育孩子失败了,你的人生也是失败的,一个自信自强自立的孩子,他或者是她的未来人生,不需要父母担心,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对题主有一点点帮助。

赞同 0 0 回复
知道做到得到 知道做到得到

《用对的方式方法去引导》

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她就是什么,想在一张白纸上画出足够优秀的作品,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与耐心的。

一:在孩子做对事的时候,给予肯定,表扬她,而不是做错事的时候批评她,做错事情的时候,告诉她三个字(太好了),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及时给予方法,教会她从错误中学会成长。

二:我们从小就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告诉孩子办法总比困难多。

三:凡事要学会与孩子商量,要做一个懂得示弱善于沟通的妈妈,孩子将来一生都是一个会解决问题的孩子。

四: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是家庭教育,教她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尊贵?要让孩子做一个会欣赏,而不是只会抱怨,让她们活的更温暖更美好!让孩子学会看新闻会更有思想,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到最后拼的是家庭教育。

五:聪明妈妈慢半拍,不和孩子抢话,出门问路交给孩子。

六:仪式感非常重要,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买个小礼物塞进她的书包,写个小纸条肯定她,鼓励她…比如孩子生日也是个很好的机会,提前告诉孩子你即将又长大一岁了,设定目标吧…给孩子置办生日惊喜,不需要铺张浪费,我更喜欢温暖简朴的仪式,用这种方法告诉了孩子父母是很爱她的,她以后也会给父母惊喜,增加孩子的各种想象力,这种教育一定是家庭给的。

自信的源泉是实力,提升自信最好的办法就是实力!

赞同 0 0 回复
雅潇老师 雅潇老师

说到“自信”这个词,我脑子里第一个浮现出的就是刘媛媛。一个90后的小姑娘,凭借《超级演说家》第二季总冠军的成绩,红遍了大江南北。

我是真的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喜欢她的才气;喜欢她的从容;更喜欢她的自信和不服输的傲气。

自信,是一种气场,它能让人变得魅力四射,也能让人在奋斗的路上不再迷茫。

所以今天,我把我关于自信的教育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您有一点帮助。

一、尊重孩子

“尊重”这个词,是我在育儿理念里反复强调的。因为她真的太重要。涵盖的范围也太广。

有人认为:每天做饭之前问问孩子喜欢吃什么就是尊重;或者在孩子专心做自己事情的时候不去打扰就是尊重;

其实这些,只是尊重的一部分。

尊重,还包含着你在心里时刻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个个体和成人一样有尊严和权利,或许,他还更敏感一些。

真正尊重孩子的家长,一定不会强势。

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玩纸,有一次,他坚持要用纸给树上的鸟做个房子。

我耐心的告诉他:纸做的房子不结实,风一吹很容易就坏,而且一旦下雨,房子也就成了“落汤房子”。

他当然不同意,他列举了许多纸房子的许多优点,并且坚持要做纸房子。

然后,他就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建成了他心心念念的纸房子,又请爸爸费劲心思将他固定在了树上。

接下来,他就一直盼着有小鸟能飞进去。后来真的很不巧,等到天黑,没等到小鸟,倒是夜间下了一场雨。

然后他的“落汤房子”就变成了一地碎屑,他还亲自清理了很长时间。

开始,他还很倔强,和我说:“我也算为小鸟做了好事了,是小鸟自己没进来,不然就能住一下午了。”

我知道这个时候他的心里肯定很难受的,所以我看着他笑了。

后来他没忍住,找我大哭了一场,因为那个房子他确实是用了很多心思的,还亲自画了自认为很好的画。。。。。。

我着实安慰了他好一阵。

这件事后,他主动找我道了歉,这件事也让他知道了:有时候大人的“经验”很重要。

给他养成了喜欢听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谦逊”,他开始变得“有内涵”,懂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自信。

二、拒绝吼叫

有一句笑话“平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其实也不单单是写作业,平日里许多时候,孩子们总是有办法用他们惊人的破坏力去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家长的耐心。

的确,吼叫是我们发泄情绪最直接的方法,而且往往刚开始吼叫的时候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然而,经常吼叫的家长养出的孩子是非常让人担心的:

他们有的会由于恐惧而怯懦,胆小自卑;

有的则变得暴力,喜欢用吼叫和拳头解决问题。。。

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见的。那么为了不吼叫,家长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关于控制情绪,有三点建议:

1. 深呼吸

2. 喝水

3. 迅速离开现场

一般只要家长主观控制,再加上以上3个“绝招”,基本情绪就可以控制了。

试想,如果一个家庭里所有的交谈都是温和的,每个人对别人都很尊重。

那么,孩子怎能不快乐,不自信呢?

三、帮孩子建立自尊

1969年心理学家布兰登出版了自尊心理学。

他对自尊给了这样一个定义:自尊是一种感觉,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的基本挑战以及自己值得拥有快乐的心理状态。

通俗的说两个方面,自信和自爱。

自信就是感觉自己有能力应对挑战,我能做到这个事情。

自爱是觉得自己有价值,值得拥有快乐拥有健康。

自尊的人,同时也是具备内在驱动的人,因为无论别人怎么去看待他们,他们都强烈的认同自己的价值,这种认定根植在他们的内心,他们不需要让别人去认可,即使是在最无助的情况下,自尊也能给他们去鼓舞。赋予他们前进的勇气。

那么如何帮孩子建立自尊呢?

1. 不用尖酸的话讽刺或挖苦孩子

比如:“你真笨!”“你怎么这么愚蠢?”“你是不是傻?”这类的话

2. 不贴标签

“贴标签”指因为孩子的一个行为就给孩子“定性”。

比如孩子做错了题,就说孩子“粗心大意”;

孩子见人没打招呼,就说孩子“不懂礼貌”;

年幼的孩子,他们是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当中是认识自己的,如果来自父母的评价是正向积极的。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充满了信心。反之亦然。

四、用心发觉孩子的闪光点

曾有一位家长,在咨询一位育儿专家的时候说:老师,我的孩子胆子很小、做事还磨磨蹭蹭,他的成绩很不好。。。。。。。

专家听完问了一句:“那您能说出您孩子的10个优点么?”

家长愣住了,她觉得,说两三个优点就够多的了,他的孩子好像真没什么优点啊。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觉各自的大脑潜能。

而我们家长习惯性的以成绩论能力,用分数定高低的想法显然是狭隘的。

现在回头再想一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当时班上最出色的同学,现在是最有成就的人吗?不一定。

我们先来再看看现在那些有成就的同学,他们在上小学的时候是班里面最出色的那个拔尖的孩子吗?事实也未必。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像《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虽然性格不同,但各自都有让人学习的闪光点。

父母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去认可孩子的优点,只关注是不够的哦。

还要给予积极的给予和认同。

发自内心的表扬,要表扬到细节。而不是每次都敷衍的说“你真棒”。

其实,关于培养自信,我还有太多的话想说。但是现在,我已经占用了你太多的时间。

那么,就让我们有机会,再接着这个话题探讨吧。

岁月静好,未来可期。

最后,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的孩子能够自信阳光的生活。

赞同 0 0 回复
杨凤讧-杨棋盛 杨凤讧-杨棋盛

要使孩子自信,必须自强自立,教育他们自己的事自已做。白强自立后,自信也会必然产生。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