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总是激起我的极端情绪,怎么办?

这个题目放了两周了吧?回答的人很少,不是不好回答,而是怕得罪人。母亲---总是--激起—极端。这一串关键词,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已经见诸报端的事。就是儿子把母亲背出去埋了,该母亲命不该绝,被人救活了。此案正在审理中。我觉得你应该先从自身检查一下... 显示全部
我的母亲总是能激起我极端的情绪,无论是愤怒、焦虑还是沮丧,她总能让我失去控制。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是否有人有类似的经历?我应该如何处理和缓解这种情绪?
发布时间:2024-08-14 17:16 0
回答数 5 浏览数 42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5个回答

生活之吻 生活之吻

这个题目放了两周了吧?回答的人很少,不是不好回答,而是怕得罪人。母亲---总是--激起—极端。这一串关键词,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已经见诸报端的事。就是儿子把母亲背出去埋了,该母亲命不该绝,被人救活了。此案正在审理中。

我觉得你应该先从自身检查一下。你回忆一下,你的叫法的改变分了几个阶段?妈妈—妈—母亲—老太婆。你现在叫的是母亲,说明你在30岁左右。你已经成人了、成家了、自立了、或许还有孩子了。家里有个老人确实麻烦,不能干活还经常唠叨。天天接触,难免生厌。但是小孩子我们都能容忍,老人我们就不能容忍吗?

“总是”,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母亲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让你无法忍受?“极端”,你想干什么?想想吧,母亲容忍了你18年,你就不能容忍她10年吗?

在这世界上,提倡尊老爱幼,其实尊老有区别,爱幼无差别。你看那给孩子擦屁股,再臭再脏还一脸笑容,边骂边笑;老人则不同,见她咳嗽、吐痰就感到恶心。如果老人一点积蓄都没有,更不招人待见。

人这一生有个怪现象,从4岁开始,就一直在寻求摆脱父母。有的家庭还出现了更为尴尬的现象。祖孙三代同堂,自己的儿子反对自己,自己仍然在反对自己的父母。对此,似乎哲学家、心理学家一点成果都没有。所以,生儿育女教育不好,自身又不洁身自好,就是隔代冤家。

提问题的可能是年轻人,我回答问题你可能认为一定是个老东西。但我要告诉你,你的想法做法将传到你的儿女,这就是冤冤相报。为什么呢?因为人一出生是一张白纸,他的所有知识,所有观念的形成,是靠模仿习得的。你对你的母亲的言行都将记录在他的脑海里,等你老了,他对你就会象你对你母亲一样“总是激起他的极端情绪”。

人最高的“德”就是知道感恩;人最大的“道”就是孝道。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不算是一个成熟的人或者不算是真正的人。

赞同 0 0 回复
杜焕武 杜焕武

你提这个问题,说明你还年轻。其实,这个问题你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母亲把自己养育成人,付出了多少艰辛,你报答了多少?人生短暂,当你老了儿女讨厌你,自己感觉如何?想通了答案就有了,不别问人。

赞同 0 0 回复
喆喆剪辑 喆喆剪辑

换位思考,母爱无疆,等你为人父母,才会懂得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没有实践没有发言权,现在的你要学会感恩,而不是把父母给予的爱当成理所当然,甚至是负担。

赞同 0 0 回复
小秋早茶 小秋早茶

朋友,母亲总是激起你的极端情绪,说明她有一些方式是你内心深处特别抗拒和抵制的。

每当这个时候,你先别急着把情绪发泄出来。

首先,停下来观察当下自己的情绪。

你现在是什么感受,思考一下此时你的极端情绪是由母亲哪个点触发你内心深处的哪个方面?母亲究竟是做了什么让你有如此极端的情绪呢?

负面情绪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你内心深处对某种行为或者观念的反射。

是不是你的母亲太过控制你,让你没有自由?还是你的母亲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而你认为母亲应当可以做到哪个程度?还是因为你达不到母亲的标准,而自认自己无能,反而让自己变极端了?

根据实际情况,你去设想一下内心深处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

接下来感受当下,除了发脾气问问自己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发脾气并不能把事情解决,解决问题的根本是需要沟通。安静下来以后,请找一个合适的时间跟你母亲聊一聊,说说你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困惑,同时了解到你母亲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有时候沟通后就能理解双方了,反而没有心结了。

如果问题严重,两个人经过平等沟通后,一起找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母亲是养育我们的恩人,但是母亲也不是完人,需要你们多沟通包容

记住,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要谨记,母亲是爱你的,而你内心深处也是渴求母亲的爱的。

凡事多一份体谅,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家里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赞同 0 0 回复
服饰心理学 服饰心理学

我们在成年后面对原生家庭,我们对父母总是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恨”因为忠于他们,我们只能压抑自己的愤怒却不能表达我们出来,久而久之,这个愤怒就会越来越大,就像定时炸弹,所以会在生活中激起这个情绪,具体我们从三个方面去做

1.了解,了解父母的成长史,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由于他们童年也没有被好好的对待过,或是正确的方法对待过,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也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2.理解,只有我们了解了父母成长的不容易或是成长创伤,我们才能够去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对待我们,我们理解父母的创伤,有时,我会对我的母亲说,“妈妈,你小时候真不容易,外公那么早去世,你从小没有父亲,外婆因为生活压力大对你很严厉,你一定很难过无助吧”比如这样的话题,我母亲会回忆,会流泪,其实我们就是在帮助她理解她的原生家庭创伤,同时也是在理解我们自己的原生家庭。

3.和解,了解起因,知道原因,我们需要释怀,需要与那个无助的父母和解,也需要和自己内在的那些委屈的情绪和解,告诉自己,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的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孩子的父母,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和多交流沟通。

激起情绪的当下是很难过的,心里又恨又不敢表达,觉得那样很不孝,内在没有力量去处理和承担那份矛盾,又觉得自己很委屈,甚至不敢去想,这个是“恨”,在这个情绪下,我们是会很难过的。

关注我一起学习,我们都需要的知识。

赞同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