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同理心和同情心?

简单的说,同理心就是施主站在受主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是一种角色转换的情绪共鸣。而同情心只是施主主观上的情绪表达,不考虑受主的情绪体验。同情心是个褒义词吧!谁会不承认自己没有同情心哪?那不是明目张胆承认自己是冷血动物吗!同理心更多应该是... 显示全部
我总是听到人们谈论同理心和同情心,但我不太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它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同理心,而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同情心?希望有人能帮我解答一下。
发布时间:2024-11-28 13:26 0
回答数 4 浏览数 50

取消评论你是访客,请填写下个人信息吧

4个回答

当然必读之实话实说 当然必读之实话实说

简单的说,同理心就是施主站在受主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是一种角色转换的情绪共鸣。而同情心只是施主主观上的情绪表达,不考虑受主的情绪体验。

赞同 0 0 回复
其实我很淘气 其实我很淘气

同情心是个褒义词吧!谁会不承认自己没有同情心哪?那不是明目张胆承认自己是冷血动物吗!

同理心更多应该是个中性词。用处也更广泛。首先同情心应该是同理心,你理解一件事情一个人才会对他产生同情心。

同理心也可说是同情心,但不全是狭义的同情心。

比如说侦探破案的时候,他要分析理解罪犯的心理活动,找到破案的线索。这就需要对罪犯有同理心。有同理心不代表理解支持罪犯。

另外同理心可能是对一件事情的理解了以后但不认同那种方式。

比如大人看到小孩子打架,虽然知道他们情有可原,但大人更愿意选择理性的解决方式,这就是同理心吧!

赞同 0 0 回复
每天学点经济学V 每天学点经济学V

讲“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前提,是以善良为出发点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你抱着一种“你看你当时对我就只有同情,没有同理心”的态度,去看待别人曾对你表现出的善意,那请出门右转不送。因为不论对方表现出的是同情还是同理,我们其实都应以感激的心情回馈对方对我们的关心才是。

我曾向一位朋友提起,我很羡慕他的一种特质,几乎每个人都愿意与他深谈。比如对待同一个我们都知道不会成交的销售,我的态度生硬,充满着质疑和挑战,而对方跟他交谈时明显觉得积极,充满希望。当我看到很有“身份”的“大牛”啃着干面包开会的时候,我觉得“他好惨”,而朋友却说“也许他乐在其中”。

直到前不久,我偶然间看到第一条回复提到的那个“同理心的力量”的视频,联想到我和他对待事物的区别,才似乎找到了那个决定性的问题。

这段视频告诉我们,同理心的四个主要特征:

√ 接受观点

√ 不加评论

√ 看出他人的情绪

√ 尝试与之交流

度娘是这样定义“同理心”的: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我们老生常谈“换位思考”,也讨论为什么有人可以很受欢迎。我想,无非是别人与他们在一起时感觉愉快。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将心比心,体谅别人心情的善良。在别人遇到困难或者心情低落的时候,让对方纾解心结,感到温暖,这种技能除了天赐,也许也可以修炼get。

曾不止一次对朋友说过“至少你还……”的句式,本以为是安慰,殊不知一次敞开心扉的机会,却让受伤的人没有了交流的欲望。后来我有意识的不让自己扮演那个让人把话噎回去的角色,尝试着多保持好奇心,对细节提问。

但这种方式好像并没有非常好的将我们“连结”起来,反而让我觉得交流的太理性,担心会不会压抑了真情流露的部分。再后来,我发现“同理心”可以拆分成两部分看:“同理”和“心”。之前那种用“同理”的技巧还不够,因为说到底,人和人之间,要用“心”。

在我渐渐避免用“至少”开始聊天的时候,有个朋友宣布自己患上抑郁症。作为朋友,我提醒自己,应该唤醒自己内心类似的记忆,走到黑洞里对他说,“嘿,我知道下面是什么样子,你并不孤单”。而如果不这么做,我就还是那个对万事万物充满同情,却对当事人无济于事的“别人”。

但从自己心里找到共鸣,并不是给予对方“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你也可以”,“只要这样做,每个人都能XXXX”这种教育式的反馈,因为那等于抹杀了其独特性的可能。当他感到难过的时候,我们在表达“你的感觉,我知道”的同时,也需要尊重个体差异,毕竟子非鱼,谁也不想自己在别人眼中是绝对的“大众”。

同理心也并不是只有在朋友难过的时候才需要有,当我们赞赏一个人“情商高”,他可能还有这样的表现:在别人讲述其实不怎么好笑的新闻时予以愉快的回应,在别人表达观点时面露微笑积极认可不打断对方,在别人接受表彰时真心的祝贺,在别人分享或者邀请时配合或予以支持。“别人”很享受与他的相处,因为他在那一刻理解对方的期望,并让对方感到共鸣。

进而让人想到一个有趣的例子。不少学者认为,狗能从人类的神态中读出情绪,从而以适应人心情的状态与人相处。例如当主人感到沮丧,他的宠物犬通常都会默默的在他身边陪伴。如果久别归家,狗狗会用一切他能表达的方式热烈表达它对主人的思念,毫不吝啬。它不懂什么是同理心,但是主人会觉得,自己的感觉,它知道,因此并不孤单。这就是治愈系汪星人比我们中的大多数做的更优秀的地方。

从前有个人患上精神病,总喜欢撑着一把伞蹲在路边,唯一会说的一句话是:“我是蘑菇,我是蘑菇。”路人有时绕道而行,有时施舍一点硬币,有时嘲笑他疯癫,有时悲悯的请上帝宽恕这个可怜的人。有一天,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在他身边。他转过头疑惑的看着医生,开口问他“你是谁?”医生笑着对他说:“我也是一朵蘑菇。”

走近他,接受他的观点,理解他的行为,让他感到并不孤单。就像最初视频里说的,往往能够让情况好转的,不是“回应”,而是“连结”。

如果这个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泛心理课堂】专注为您分享心理、情感、教育等相关内容哦~

赞同 0 0 回复
苏永欣CHO 苏永欣CHO

今天在小区门口取快递,一个五十来岁的大叔对着快递员嚷嚷,都十多天了你们的快递才到,也太#&%慢了,还有脸叫快递。那边快递拘谨着赶忙说封村了都不让出来,昨天公司才接我们出来,一宿没睡赶着把快递整理发出来。

一车的快递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按照顺序摆满了小半片地儿,很是壮观。

我想着大叔也该消停了,谁知道还不依不饶的,我看不下去回了一句,少说两句,他也不容易。结果大叔又怼开我,干你什么事,我容易吗?

我一听是这个逻辑,咱不跟糊涂人说话,于是领了快递,道了谢,转身回小区了。

只是,快递员那双不合年龄沟壑丛生的手一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这次疫情如果没有快递员、外卖们坚持送货,你的生活保障何以如此周全?是他们冒着风险守护着大家的安全。

你的快递真的就那么着急吗?以我的快递来看,十之八九是不急不重要的。

没有一声道谢,手指一点就享受快递服务的同时,还要再踩一脚,这是什么道理?

快递员是干着辛苦的体力劳动,但是不该因为工作的性质而被剥夺了尊严。有的人出入高级写字楼,有的人骑着摩托满街送快递,只是社会分工不同,都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该有的回报,都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

赞同 0 0 回复